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9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9-12页 |
| ·研究背景 | 第9-10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0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10-12页 |
| ·Web GIS服务的内容 | 第10-11页 |
| ·Web 2.0环境下的GIS服务集成技术 | 第11-12页 |
| 第2章 Web GIS | 第12-17页 |
| ·GIS的演化 | 第12-13页 |
| ·GIS数据共享 | 第13-15页 |
| ·传统Web GIS的面临的问题 | 第15-1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16-17页 |
| 第3章 面向服务的架构 | 第17-24页 |
| ·SOA的定义 | 第17页 |
| ·SOA参考架构模型 | 第17-19页 |
| ·服务提供者 | 第18页 |
| ·服务请求者 | 第18页 |
| ·服务注册表 | 第18-19页 |
| ·SOA的核心特征 | 第19-21页 |
| ·平台中立 | 第19页 |
| ·基于标准 | 第19页 |
| ·良好封装性 | 第19-20页 |
| ·良好的重用性 | 第20页 |
| ·基于异步的调用 | 第20页 |
| ·服务是独立的 | 第20页 |
| ·可重用现有资源 | 第20页 |
| ·服务可组合 | 第20页 |
| ·服务松耦合 | 第20-21页 |
| ·透明的服务位置 | 第21页 |
| ·SOA的优点 | 第21-23页 |
| ·灵活的实现方式 | 第21页 |
| ·实现角色的分离 | 第21页 |
| ·支持多种客户类型 | 第21-22页 |
| ·更易于集成和管理复杂性 | 第22页 |
| ·更易维护 | 第22页 |
| ·更好的伸缩性 | 第22页 |
| ·更高的可用性 | 第22页 |
| ·利用现有的资源 | 第22页 |
| ·更快地整合现实 | 第22页 |
| ·减少成本和增加重用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4章 SOA在Web GIS中的应用研究 | 第24-43页 |
| ·基于SOA的Web GIS体系结构 | 第24-25页 |
| ·基于SOA的Web GIS技术模型 | 第25-27页 |
| ·REST | 第27-29页 |
| ·REST的基本概念 | 第27-28页 |
| ·REST的关键原则 | 第28-29页 |
| ·资源标识 | 第29页 |
| ·REST与SOAP的比较 | 第29-32页 |
| ·服务端状态保持 | 第30页 |
| ·对Web的使用方式 | 第30-31页 |
| ·URI的设计 | 第31-32页 |
| ·返回结果的形式 | 第32页 |
| ·关键技术 | 第32-42页 |
| ·OGC规范 | 第32-36页 |
| ·服务器端技术 | 第36-38页 |
| ·客户端技术 | 第38-4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2-43页 |
| 第5章 基于SOA的Web GIS实现——Epoch IMS | 第43-56页 |
| ·系统架构 | 第43-44页 |
| ·平台特点 | 第44页 |
| ·跨平台 | 第44页 |
| ·遵循标准 | 第44页 |
| ·可伸缩的体系架构 | 第44页 |
| ·用户体验良好 | 第44页 |
| ·服务实现 | 第44-45页 |
| ·客户端API实现 | 第45-46页 |
| ·基本功能 | 第46-50页 |
| ·地图漫游 | 第46-47页 |
| ·鹰眼 | 第47-48页 |
| ·图层控制 | 第48页 |
| ·地图标注 | 第48-49页 |
| ·属性查询 | 第49-50页 |
| ·缓冲区分析 | 第50页 |
| ·服务管理 | 第50-51页 |
| ·外围工具实现 | 第51-53页 |
| ·数据工具 | 第51-52页 |
| ·地图工具 | 第52-53页 |
| ·服务集成 | 第53-55页 |
| ·异构数据集成 | 第53-54页 |
| ·与其它网络应用的集成 | 第54-5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5-56页 |
|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·总结 | 第56页 |
| ·展望 | 第56-5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| 致谢 | 第60-61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