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0彩色扫描仪上层驱动及辅助调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7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7-11页 |
·课题的提出 | 第7页 |
·论文的工作内容及章节安排 | 第7-11页 |
·主要工作内容 | 第7-8页 |
·章节安排 | 第8-11页 |
第二章 上层扫描驱动系统的设计 | 第11-17页 |
·系统需求分析 | 第11-12页 |
·上层扫描驱动系统的总体设计 | 第12-13页 |
·模块设计 | 第13-17页 |
·USB通信接口设计 | 第13-14页 |
·TWAIN标准通信模块 | 第14-15页 |
·扫描驱动用户接口 | 第15-17页 |
第三章 高速USB2.0接口的设计与实现 | 第17-31页 |
·USB接口框架 | 第17-18页 |
·USB接口模式和数据传输类型选择 | 第18-21页 |
·接口模式选择 | 第18-19页 |
·传输模式选择 | 第19-20页 |
·端点配置 | 第20-21页 |
·外部主控器接口 | 第21-23页 |
·连接设计 | 第21-22页 |
·外部主控器写数据时序 | 第22-23页 |
·固件程序设计 | 第23-26页 |
·设备端固件流程框图 | 第23-24页 |
·初始化USB端口及FIFO | 第24-26页 |
·USB设备的通信程序设计 | 第26-28页 |
·USB通信程序设计概述 | 第26页 |
·USB通信程序编程实现 | 第26-28页 |
·USB接口数据传输速度的测试 | 第28-30页 |
·影响传输速度的因素 | 第28页 |
·传输速度测试 | 第28-30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30-31页 |
第四章 扫描驱动程序的设计与实现 | 第31-53页 |
·程序框架 | 第31-32页 |
·通信模块设计 | 第32-40页 |
·通信协议标准选择 | 第32-33页 |
·通信协议的实现 | 第33-36页 |
·数据传输的实现 | 第36-38页 |
·数据传输测试 | 第38-40页 |
·扫描驱动用户接口 | 第40-44页 |
·用户接口设计原则 | 第40页 |
·用户接口实现 | 第40-44页 |
·图像预览区域屏闪问题 | 第44-46页 |
·双缓存图像显示 | 第44-45页 |
·编程实现 | 第45-46页 |
·色彩增强模块实现 | 第46-52页 |
·亮度调整 | 第47页 |
·对比度调整 | 第47-48页 |
·高光和阴影调整 | 第48-49页 |
·γ曲线调整 | 第49-50页 |
·叠加校正算法设计 | 第50-52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2-53页 |
第五章 在线辅助调试系统的设计 | 第53-67页 |
·应用需求 | 第53-56页 |
·多CCD拼接扫描的结构 | 第53页 |
·多CCD头拼接的位置偏差 | 第53-55页 |
·人工调校的方法 | 第55-56页 |
·辅助测量系统的功能设计 | 第56-61页 |
·在线辅助调试系统功能设计 | 第56-58页 |
·功能模块参数定义 | 第58页 |
·预处理算法 | 第58-61页 |
·在线辅助调试系统实现 | 第61-65页 |
·图像分割及拼缝位置确定 | 第61-62页 |
·偏差参数的测量方法 | 第62-6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5-67页 |
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工作总结 | 第67页 |
·工作展望 | 第67-69页 |
致谢 | 第69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项目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