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肿瘤学论文--消化系肿瘤论文--肝肿瘤论文

新型自杀基因linamarase介导的酶—前药体系高效靶向治疗原发性肝癌的实验研究

缩略语表第1-10页
中文摘要第10-14页
Abstract第14-20页
前言第20-22页
文献回顾第22-44页
 1. 原发性肝癌基因治疗现状第22-37页
 2. 原发性肝癌自杀基因治疗现状第37-40页
 3. 新型自杀基因linamarase/linamarin系统研究现状第40-44页
正文第44-97页
 实验一 linamarase稳定转染肝癌细胞系的建立及研究第44-60页
  1 材料第44-46页
   ·细胞系及动物第44-45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45-46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46页
  2 方法第46-53页
   ·真核表达载体pcDNA-lis的构建和鉴定第46-48页
   ·稳定转染肝癌细胞系HepG2/lis的建立第48-49页
   ·稳转细胞HepG2/lis的鉴定第49-51页
   ·稳转细胞lis酶活性检测第51-52页
   ·HepG2/lis细胞生物学特性分析第52-53页
   ·lin的细胞毒性分析第53页
   ·统计学分析第53页
  3 结果第53-57页
   ·lis cDNA的克隆及真核表达载体构建第53-54页
   ·稳定转染细胞系的鉴定第54页
   ·稳定转染细胞lis酶活性鉴定第54-55页
   ·稳转细胞形态学观察第55页
   ·生长曲线及细胞周期分析第55-56页
   ·稳转细胞系体内成瘤活性第56-57页
   ·lin对HepG2 的细胞毒性分析第57页
  4 讨论第57-60页
 实验二 重组腺病毒介导lis/lin自杀基因系统对多种肿瘤细胞系的体内外杀伤第60-79页
  1 材料第60-62页
   ·细胞系及动物第60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60-61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61-62页
  2 方法第62-69页
   ·构建基于ViraPower?载体系统的重组腺病毒第62-66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外杀伤实验第66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外旁观者效应第66-67页
   ·lis/lin系统抑制肿瘤作用机理第67-68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内抑瘤实验第68页
   ·肿瘤组织病理学检查第68-69页
   ·统计学分析第69页
  3 结果第69-76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载体的构建第69-70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感染MOI的确定第70-71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感染后lis的表达第71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外杀伤及旁观者效应第71-73页
   ·lis/lin系统杀伤机理第73-74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内抑瘤实验第74页
   ·移植瘤组织学检查第74-76页
  4 讨论第76-79页
 实验三 AFP启动子调控lis/lin重组腺病毒系统靶向治疗原发性肝癌第79-97页
  1 材料第79-81页
   ·细胞株及动物第79-80页
   ·主要试剂第80-81页
   ·主要仪器第81页
  2 方法第81-87页
   ·AFP启动子的克隆、重组及鉴定第81-83页
   ·AFP启动子与lis cDNA的连接重组第83-84页
   ·含AFP启动子的lis重组腺病毒的构建及鉴定第84-85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外杀伤实验第85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外旁观者效应第85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内实验第85-87页
   ·统计学分析第87页
  3 结果第87-94页
   ·AFP启动子的克隆、重组及鉴定第87页
   ·AFP启动子转录活性鉴定第87-88页
   ·构建AFP启动子引导的lis重组质粒第88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 Ad-AFP-lis 的构建、扩增及纯化第88-89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外感染及目的基因表达测定第89-90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外抑瘤实验第90-91页
   ·重组腺病毒体内实验第91-92页
   ·肿瘤组织病理及免疫组化分析第92-94页
  4 讨论第94-97页
小结第97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14页
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第114-115页
致谢第115页

论文共11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胃癌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导向性蛋白GX1-rmhTNFα的研制及其作用机制研究
下一篇:BZAP45基因与黏液表皮样癌关系的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