固体光气法合成邻、间、对苯二甲酰氯
| 摘要 | 第1-4页 |
| ABSTRACT | 第4-8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8-24页 |
| ·Vilsmeier 反应简介 | 第8-10页 |
| ·VR 的结构 | 第8页 |
| ·VR 的典型反应 | 第8-10页 |
| ·固体光气在酰氯制备中的应用 | 第10-13页 |
| ·邻、间、对苯二甲酰氯的合成概述 | 第13-19页 |
| ·邻、间、对苯二甲酰氯的性质 | 第13页 |
| ·邻、间、对苯二甲酰氯的用途 | 第13-14页 |
| ·邻、间、对苯二甲酰氯的合成方法 | 第14-19页 |
| ·酰氯的分析方法概述 | 第19-22页 |
| ·化学分析法 | 第20页 |
| ·色谱法 | 第20-21页 |
| ·离子选择性电极法 | 第21-22页 |
| ·本论文的研究意义 | 第22-24页 |
| ·研究意义 | 第22页 |
| ·研究内容 | 第22-24页 |
| 第二章 邻苯二甲酰氯的合成 | 第24-37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24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24-25页 |
| ·反应原理 | 第24-25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25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25-29页 |
| ·反应物投料比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| ·反应温度的影响 | 第26页 |
| ·催化剂DMF 用量的影响 | 第26-27页 |
| ·溶剂用量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反应时间的影响 | 第28-29页 |
| ·邻苯二甲酰氯的表征 | 第29-36页 |
| ·红外光谱(IR)分析 | 第29-31页 |
| ·~1H-NMR 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·气相色谱分析 | 第32-36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6-37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36页 |
| ·与传统工艺对比 | 第36-37页 |
| 第三章 间苯二甲酰氯的合成 | 第37-49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37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37页 |
| ·反应原理 | 第37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37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37-41页 |
| ·催化剂DMF 用量对反应的影响 | 第37-38页 |
| ·正交试验设计 | 第38-41页 |
| ·方差分析 | 第41页 |
| ·间苯二甲酰氯的表征 | 第41-47页 |
| ·熔点的测定 | 第41页 |
| ·红外光谱(IR)分析 | 第41-43页 |
| ·~1H-NMR 分析 | 第43-44页 |
| ·气相色谱分析 | 第44-47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47-49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47-48页 |
| ·与传统工艺对比 | 第48-49页 |
| 第四章 对苯二甲酰氯的合成 | 第49-61页 |
| ·实验仪器和试剂 | 第49页 |
| ·实验内容 | 第49页 |
| ·反应原理 | 第49页 |
| ·实验步骤 | 第49页 |
| ·实验结果与讨论 | 第49-54页 |
| ·催化剂DMF 对反应的影响 | 第49-50页 |
| ·正交表的设计 | 第50-53页 |
| ·方差分析 | 第53-54页 |
| ·对苯二甲酰氯的表征 | 第54-59页 |
| ·熔点的测定 | 第54页 |
| ·红外光谱(IR)分析 | 第54-55页 |
| ·~1H-NMR 分析 | 第55页 |
| ·气相色谱分析 | 第55-59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9-61页 |
| ·实验结果 | 第59页 |
| ·与传统工艺对比 | 第59-61页 |
| 第五章 总结与讨论 | 第61-63页 |
| ·总结 | 第61页 |
| ·讨论与不足 | 第61-6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3-67页 |
| 致谢 | 第67-68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