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0页 |
| 第1章 概述 | 第10-24页 |
| ·选题的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| ·研究现状 | 第11-21页 |
| ·相关标准介绍 | 第11-18页 |
| ·焊接构架研究现状 | 第18-21页 |
| ·本文研究对象的研究现状 | 第21-22页 |
| ·本文主要工作 | 第22-23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23-24页 |
| 第2章 构架模型介绍及载荷条件的确定 | 第24-33页 |
| ·CRH2动车转向架组成介绍 | 第24页 |
| ·转向架构架结构特征 | 第24-25页 |
| ·载荷条件及工况的确定 | 第25-29页 |
| ·主要设计参数及原始数据 | 第25-26页 |
| ·载荷的计算 | 第26-29页 |
| ·构架载荷组合工况的确定 | 第29-32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32-33页 |
| 第3章 转向架构架有限元仿真计算 | 第33-51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软件 | 第33-34页 |
| ·有限元分析软件介绍 | 第33页 |
| ·有限元方法 | 第33-34页 |
| ·构架有限元分析模型的建立 | 第34-36页 |
| ·构架有限元模型 | 第34-36页 |
| ·边界条件的确定 | 第36页 |
| ·构架静强度应力计算结果 | 第36-41页 |
| ·构架疲劳强度应力计算结果 | 第41-50页 |
| ·采样点的确定 | 第41-43页 |
| ·疲劳强度计算结果 | 第43-50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第4章 转向架构架强度评价与对比分析 | 第51-66页 |
| ·静强度评定 | 第51页 |
| ·疲劳强度评定 | 第51-57页 |
| ·Goodman-Smith疲劳极限图 | 第51-53页 |
| ·平均应力及应力幅 | 第53-56页 |
| ·评价结果 | 第56-57页 |
| ·评定结果对比分析 | 第57-65页 |
| ·转向架构架强度试验标准介绍 | 第57-60页 |
| ·UIC标准和JIS标准试验内容与评价方法的比较 | 第60-62页 |
| ·两种标准静强度和疲劳强度评定结果比较 | 第62-64页 |
| ·标准UIC615-4与标准JIS E 4207的总体比较 | 第64-65页 |
| ·本章小结 | 第65-66页 |
| 结论 | 第66-68页 |
| 致谢 | 第68-69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|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