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的视觉经验--“中国方式”当代艺术的定位及语言样式分析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7页 |
绪论 | 第7-9页 |
1."中国方式"的定义及相关文化概念 | 第9-14页 |
·"中国方式"的定义 | 第9-10页 |
·"中国方式"产生的文化情境 | 第10-14页 |
·无法割舍的中国传统文化 | 第10-12页 |
·世界文化体系中的近代中国文化 | 第12-14页 |
2."中国方式"的定位及文化境遇的变迁 | 第14-31页 |
·"中国方式"在不同时期的历史定位 | 第14-27页 |
·孤立于世界文化之外的"油画民族化" | 第14-16页 |
·"中国方式"发展的三个阶段 | 第16-27页 |
·西方当代艺术与社会、文化的关系 | 第27-28页 |
·对当前"中国方式"文化背景的分析 | 第28-31页 |
·文化土壤的改良 | 第28-29页 |
·"中国方式"发展的文化背景已相对成熟 | 第29-31页 |
3.解读"中国方式"当代艺术的语言样式 | 第31-46页 |
·传统文化符号的借用和转换 | 第31-40页 |
·对传统事物的借用和转换 | 第31-37页 |
·对非物质传统资源的转换 | 第37-40页 |
·传统文化精神的转化和传承 | 第40-42页 |
·中国抽象艺术的意象表达 | 第40-41页 |
·中国传统气质的表达与延续 | 第41-42页 |
·当代中国社会特征的关注及表达 | 第42-46页 |
·对中国当代社会形态的关注 | 第42-44页 |
·对中国当代人物形态的关注 | 第44-46页 |
4.新的视觉经验下的影响及意义 | 第46-57页 |
·视觉经验的意义 | 第46页 |
·新的视觉经验与中国当代艺术的关联 | 第46-54页 |
·"中国方式"主题展览的兴起 | 第47-48页 |
·艺术家文化心境的转变及新生代艺术家的介入 | 第48-54页 |
·新的视觉经验与中国当代文化的关联 | 第54-57页 |
·"中国方式"的发展是中国文化时代特征的体现 | 第54页 |
·文化艺术互为推进的新局面 | 第54-57页 |
5.结语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1页 |
图录 | 第61-63页 |
硕士期间科研成果 | 第63-64页 |
致谢 | 第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