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0-15页 |
·引言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研究思路及内容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13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隧道围岩变形理论研究 | 第15-28页 |
·概述 | 第15页 |
·公路隧道围岩施工变形特性 | 第15-20页 |
·时间效应 | 第16页 |
·空间效应 | 第16-18页 |
·基于现场监测数据的隧道围岩变形(沉降或收敛)特征过程分析 | 第18-20页 |
·公路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 | 第20-24页 |
·围岩地质结构特征 | 第20-21页 |
·岩石力学性质 | 第21-22页 |
·埋深 | 第22-23页 |
·地应力 | 第23页 |
·地下水 | 第23-24页 |
·施工方法 | 第24页 |
·支护 | 第24页 |
·尺寸效应 | 第24页 |
·公路隧道围岩变形破坏机制 | 第24-27页 |
·小结 | 第27-28页 |
第三章 围岩变形监测技术与方法 | 第28-44页 |
·概述 | 第28-29页 |
·监测的意义、目的和任务 | 第29-31页 |
·公路隧道监测的意义 | 第30页 |
·公路隧道施工监测的目的和任务 | 第30-31页 |
·现场量测的主要内容和方法 | 第31-34页 |
·监测信息处理与反馈 | 第34-43页 |
·监测数据处理 | 第34-35页 |
·监测信息反馈 | 第35-43页 |
·监测与反馈流程图 | 第43页 |
·小结 | 第43-44页 |
第四章 变形监测分析 | 第44-67页 |
·概述 | 第44页 |
·麻栗场隧道工程概况 | 第44-46页 |
·麻栗场隧道围岩变形规律综合分析研究 | 第46-58页 |
·隧道围岩变形时间效应分析 | 第46-52页 |
·隧道围岩变形空间效应分析 | 第52-56页 |
·麻栗场隧道围岩变形影响因素分析 | 第56-57页 |
·二次衬砌施作时机确定 | 第57-58页 |
·麻栗场隧道地表沉降分析 | 第58-62页 |
·进口段 | 第59-61页 |
·出口端 | 第61-62页 |
·监测基准工程应用 | 第62-65页 |
·小节 | 第65-67页 |
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| 第67-69页 |
·主要研究结论 | 第67-68页 |
·展望 | 第68-6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9-72页 |
致谢 | 第72-73页 |
附录A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73页 |
附录B 攻读硕士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