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 中文摘要 | 第1-10页 |
| ABSTRACT | 第10-13页 |
| 前言 | 第13-15页 |
| 一、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新思路的形成 | 第15-27页 |
| (一) 理论支点 | 第15-21页 |
| 1、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──“和合”文化 | 第15-18页 |
| 2、脱胎于马克思主义──经典作家的“和平”理念 | 第18-21页 |
| (二) 历史分析 | 第21-24页 |
| 1、毛泽东和周恩来:奠定新中国外交理念的基石 | 第21-22页 |
| 2、邓小平:时代主题与新秩序 | 第22-23页 |
| 3、江泽民:新安全观 | 第23-24页 |
| (三) 现实基础 | 第24-27页 |
| 1、对当前国际形势和时代主题的准确把握 | 第25-26页 |
| 2、对国内形势的深刻认识 | 第26-27页 |
| 二、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新思路诊释 | 第27-47页 |
| (一) 和平发展观 | 第27-30页 |
| 1、和平发展观的提出 | 第27-28页 |
| 2、和平发展观的内涵分析 | 第28-29页 |
| 3、和平发展观的当代价值 | 第29-30页 |
| (二) 和谐世界观 | 第30-34页 |
| 1、和谐世界观的提出 | 第30-31页 |
| 2、和谐世界观的内涵分析 | 第31-32页 |
| 3、和谐世界观的当代价值 | 第32-34页 |
| (三) 新视野下的中国外交实践 | 第34-47页 |
| 1、大国外交是中国外交发展之关键 | 第34-40页 |
| 2、周边外交是中国外交新战略之首要任务 | 第40-43页 |
| 3、同发展中国家的外交是中国外交新战略之基础 | 第43-45页 |
| 4、多边外交是中国外交之重要舞台 | 第45-47页 |
| 三、十六大以来中国外交战略新思路的时代特色及走向思考 | 第47-62页 |
| (一) 时代特色 | 第47-55页 |
| 1、积极主动,有所作为 | 第47-49页 |
| 2、首脑外交,频繁活跃 | 第49-51页 |
| 3、利益兼顾,灵活务实 | 第51-53页 |
| 4、以人为本,外交为民 | 第53-55页 |
| (二) 关于未来中国外交走向的几点思考 | 第55-62页 |
| 1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| 第55-58页 |
| 2、把握好机遇与挑战的关系 | 第58-60页 |
| 3、把握好软实力与硬实力的关系 | 第60-62页 |
| 结束语 | 第62-63页 |
| 主要参考文献 | 第63-72页 |
| 致谢 | 第72-73页 |
|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73-74页 |
|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| 第7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