超高压直流输电线路的离子流场数值仿真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第1章 绪论 | 第10-17页 |
| ·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| 第10-11页 |
| ·直流输电线路的环境问题 | 第11页 |
| ·直流输电线路离子流场的计算方法 | 第11-16页 |
| ·解析法 | 第12-13页 |
| ·半经验公式法 | 第13-15页 |
| ·有限元法 | 第15页 |
| ·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| ·本文的主要工作 | 第16-17页 |
| 第2章 离子流场的数学模型 | 第17-26页 |
| ·理论分析 | 第17-20页 |
| ·基本假设 | 第17-18页 |
| ·离子流场基本方程 | 第18-19页 |
| ·边界条件 | 第19-20页 |
| ·离子流场的计算过程 | 第20-25页 |
| ·根据空间电荷密度分布求空间电位分布 | 第21-22页 |
| ·根据空间电位分布求空间电荷密度分布 | 第22-24页 |
| ·迭代计算 | 第24-25页 |
| ·小结 | 第25-26页 |
| 第3章 离子流场的数学求解 | 第26-32页 |
| ·POISSON 方程边值问题的变分原理 | 第26页 |
| ·有限元法计算过程 | 第26-31页 |
| ·场域剖分 | 第26-27页 |
| ·三角元上的插值公式 | 第27-28页 |
| ·单元分析 | 第28-30页 |
| ·单元矩阵的总结合成矩阵求解 | 第30-31页 |
| ·小结 | 第31-32页 |
| 第4章 离子流场计算软件的开发 | 第32-42页 |
| ·主要功能及总体结构 | 第32-33页 |
| ·迭代初值的选择 | 第33-34页 |
| ·分裂导线等效起晕场强 | 第34-36页 |
| ·等效半径 | 第35页 |
| ·起晕场强 | 第35-36页 |
| ·其它计算参数的选取 | 第36-37页 |
| ·导体表面起晕场强E_0 | 第36页 |
| ·正负离子的迁移率 | 第36-37页 |
| ·正负离子的复合系数R | 第37页 |
| ·计算实例比较 | 第37-41页 |
| ·同轴圆柱解析解的比较 | 第37-38页 |
| ·单分裂单极试验线路计算 | 第38-39页 |
| ·双极输电线路计算 | 第39-41页 |
| ·小结 | 第41-42页 |
| 第5章 实际工程的离子流场计算 | 第42-51页 |
| ·±800KV 双极线路离子流场分析 | 第42-46页 |
| ·极间距变化影响 | 第42-43页 |
| ·导线对地高度的影响 | 第43-45页 |
| ·起晕场强的影响 | 第45-46页 |
| ·±500KV 双回线路离子流场分析 | 第46-50页 |
| ·a 方案地面电场强度的分布 | 第47-48页 |
| ·b 方案地面电场强度的分布 | 第48页 |
| ·c 方案地面电场强度的分布 | 第48-49页 |
| ·d 方案地面电场强度的分布 | 第49页 |
| ·推荐方案 | 第49-50页 |
| ·小结 | 第50-51页 |
| 结论 | 第51-53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53-56页 |
| 致谢 | 第56-57页 |
|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