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8-10页 |
第二章 基于本体-树模型的Deep Web数据通用集成方法 | 第10-38页 |
·引言INTRODUCTION | 第11-12页 |
·相关工作Related work | 第11-12页 |
·本文概况Our work | 第12页 |
·本体-树模型THE ONTOLOGY-TREE MODEL | 第12-28页 |
·本体分析Ontology analysis | 第12-13页 |
·模型设计Model design | 第13-18页 |
·接口定义子树T_(intf) Interface definition sub-tree | 第15页 |
·本体内容子树T_(ocon) Ontology content sub-tree | 第15-16页 |
·数据来源子树T_(dsrc) Data source sub-tree | 第16-18页 |
·模型运算Model computation | 第18-20页 |
·本体解析算法Ontology-Parsing algorithm | 第20-28页 |
·数据集成算法DATA_INTEGRATION ALGORITHM | 第28-33页 |
·接口发现算法Interface-Detecting algorithm | 第31-32页 |
·页面集成算法Page-Integrating algorithm | 第32-33页 |
·数据查询算法DATA_SEARCHING ALGORITHM | 第33-35页 |
·实验数据及分析EXPERIMENTAL DATA AND ANALYSIS | 第35-37页 |
·结论及进一步工作CONCLUSION AND FUTURE WORK | 第37-38页 |
第三章 互关联后继树索引模型的编码优化方法 | 第38-52页 |
·引言INTRODUCTION | 第38-40页 |
·编码方案ENCODING SOLUTION | 第40-41页 |
·编码算法ENCODING ALGORITHMS | 第41-43页 |
·原文生成算法TEXT-REGENERATING ALGORITHMs | 第43-47页 |
·字符定位算法Char-Locating algorithm | 第43-44页 |
·后继树编码个数算法Code-Counting algorithm | 第44页 |
·后继树编码值算法Code-Value algorithm | 第44-45页 |
·原文根地址算法Text-Root-Address algorithm | 第45-46页 |
·原文生成算法Text-Regenerating algorithm | 第46-47页 |
·全文检索算法TEXT-RETRIEVAL ALGORITHM | 第47-49页 |
·实验数据及分析EXPERIMENTAL DATA AND ANALYSIS | 第49-51页 |
·小结SUMMARY | 第51-52页 |
第四章 XML数据的数值对象化及转化算法 | 第52-81页 |
·引言INTRODUCTION | 第53-54页 |
·数值对象化模型VALUE OBJECT-ORIENTED MODEL | 第54-65页 |
·数据转化算法DATA-TRANSFORMING ALGORITHMS | 第65-80页 |
·导入XML数据到VO对象Loading XML data into VO | 第65-74页 |
·XML数据导入算法XML-Loading algorithm | 第66-70页 |
·成员对象加入算法Member object-Set algorithm | 第70-71页 |
·部分文档解析—DOM接口Partial document parsing | 第71-74页 |
·导出VO中数据为XML Exporting VO data to XML | 第74-76页 |
·VO类源码生成算法Source codes-Generating algorithm | 第76-80页 |
·实验数据及分析EXPERIMENTAL DATA AND ANALYSIS | 第80页 |
·小结SUMMARY | 第80-81页 |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1-8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2-85页 |
致谢 | 第85-86页 |
论文发表情况 | 第86-8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