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引言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惩罚性违约金基本法学理论初探 | 第11-21页 |
第一节 惩罚性违约金的定义及构成要件 | 第11-14页 |
一、惩罚性违约金的定义 | 第11-12页 |
二、惩罚性违约金责任构成要件 | 第12-13页 |
三、惩罚性违约金的“惩罚性”与“担保性”分析 | 第13-14页 |
第二节 惩罚性违约金与其他民事责任辨析 | 第14-18页 |
一、惩罚性违约金与定金责任辨析 | 第14-16页 |
二、惩罚性违约金与强制履行责任辨析 | 第16-17页 |
三、惩罚性违约金与损害赔偿责任辨析 | 第17-18页 |
第三节 惩罚性违约金的存废之争 | 第18-21页 |
一、反对承认惩罚性违约金的学者观点 | 第18-19页 |
二、支持承认惩罚性违约金的学者观点 | 第19-21页 |
第二章 国外主要国家惩罚性违约金制度的发展 | 第21-29页 |
第一节 国外主要国家关于惩罚性违约金的规定 | 第21-24页 |
一、主要大陆法系国家 | 第21-22页 |
二、主要英美法系国家 | 第22-23页 |
三、前苏联(俄罗斯) | 第23-24页 |
第二节 “非道德化运动”与“效率违约”理论 | 第24-27页 |
一、“非道德化运动” | 第25页 |
二、“效率违约”理论 | 第25-26页 |
三、“非道德化运动”和“效率违约”理论评析 | 第26-27页 |
第三节 国外主要国家对违约金的干预与调整 | 第27-29页 |
一、大陆法系国家 | 第27-28页 |
二、英美法系国家 | 第28页 |
三、前苏联(俄罗斯) | 第28-29页 |
第三章 我国惩罚性违约金法律制度简析 | 第29-38页 |
第一节 我国惩罚性违约金制度的发展 | 第29-30页 |
第二节 关于我国《合同法》惩罚性违约金的适用 | 第30-38页 |
一、关于我国《合同法》违约金惩罚性的讨论 | 第30-33页 |
二、关于我国《合同法》违约金干预与调整问题的讨论 | 第33-34页 |
三、《合同法》违约金制度的其他缺憾 | 第34-35页 |
四、《合同法》实施后我国关于惩罚性违约金的司法实践 | 第35-38页 |
结语 | 第38-40页 |
注释 | 第40-44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4-47页 |
后记 | 第47-4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