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医药、卫生论文--神经病学与精神病学论文--精神病学论文--脑器质性精神障碍论文

血管性认知障碍与颈动脉硬化的相关性临床研究

前言第1-6页
中文摘要第6-8页
Abstract第8-14页
第1章 引言第14-15页
第2章 综述第15-28页
   ·VCI 的概念第15-16页
   ·VCI 的流行病学研究第16页
   ·VCI 的危险因素第16-19页
     ·吸烟、饮酒第16页
     ·高血压第16-17页
     ·高血脂第17页
     ·糖尿病第17-18页
     ·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第18页
     ·心脏疾病第18页
     ·脑卒中第18-19页
     ·遗传因素第19页
     ·性别、年龄第19页
     ·文化程度第19页
   ·VCI 的发病机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神经生物化学机制第19-21页
     ·炎性机制第21页
   ·VCI 的临床表现第21页
   ·VCI 的诊断标准第21-23页
   ·VCI 的神经心理学研究第23-24页
   ·VCI 的神经影像学研究第24-26页
     ·结构性神经影像学第24-25页
     ·功能性神经影像学第25-26页
   ·VCI 的预防和治疗第26-27页
   ·展望第27-28页
第3章 资料与方法第28-32页
   ·研究对象第28-29页
     ·病例来源第28页
     ·入选标准第28页
     ·排除标准第28页
     ·分组第28-29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神经心理学检查方法及标准第29-30页
     ·颈部血管超声检查第30-31页
   ·统计学处理第31-32页
第4章 结果第32-35页
   ·研究对象一般情况比较第32页
   ·研究组与对照组颈动脉硬化斑块发生率比较第32-33页
   ·研究组与对照组 IMT 比较第33页
   ·研究组与对照组颈动脉血管狭窄度比较第33页
   ·不同颈动脉硬化程度患者神经心理学评分比较第33-35页
第5章 讨论第35-39页
   ·血管性认知障碍的神经心理学检查第35-36页
   ·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生认知障碍的机制第36页
   ·颈动脉硬化形成第36-37页
   ·颈动脉硬化与血管性认知障碍的关系第37-39页
第6章 结论第39-40页
参考文献第40-47页
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第47-48页
致谢第48页

论文共48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可卡因诱导脑内成瘾相关核团DNA甲基转移酶表达改变的研究
下一篇:慢性缺血致血管性痴呆大鼠海马线粒体生物动能机制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