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国融资结构变迁及其风险防范问题研究
内容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导论 | 第8-11页 |
·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思路和内容框架 | 第9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9页 |
·内容框架 | 第9页 |
·本文的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点 | 第9-11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9-10页 |
·可能的创新点 | 第10-11页 |
第2章 关于融资结构变迁的理论 | 第11-17页 |
·国外融资结构变迁理论 | 第11-14页 |
·金融结构的界定与衡量 | 第11-12页 |
·金融结构的比较 | 第12-13页 |
·金融结构的变迁 | 第13页 |
·不同融资结构的风险管理 | 第13-14页 |
·国内融资结构变迁理论 | 第14-17页 |
·国内学者的金融结构观 | 第14-15页 |
·融资结构的含义 | 第15页 |
·融资结构的变迁 | 第15-16页 |
·融资结构变迁中的风险 | 第16-17页 |
第3章 融资结构模式的国际比较 | 第17-26页 |
·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 | 第17-19页 |
·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概述 | 第17页 |
·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的特点 | 第17-18页 |
·银行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的功能 | 第18-19页 |
·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 | 第19-21页 |
·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概述 | 第19-20页 |
·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的特点 | 第20页 |
·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的功能 | 第20-21页 |
·银行主导型与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模式的比较 | 第21-26页 |
·两种融资结构模式的历史渊源 | 第21-22页 |
·两种融资结构模式的经济绩效分析 | 第22-24页 |
·两种融资结构模式的发展趋势 | 第24-26页 |
第4章 中国融资结构的变迁 | 第26-41页 |
·中国融资结构变迁的几个阶段 | 第26-27页 |
·计划经济时期财政主导型融资格局 | 第26页 |
·经济转轨时期银行主导型融资格局 | 第26-27页 |
·向市场主导型融资结构演进的融资格局 | 第27页 |
·中国融资结构变迁的理论分析 | 第27-29页 |
·基于金融功能演进的融资结构变迁 | 第27-28页 |
·基于降低金融体系交易成本的融资结构变迁 | 第28页 |
·融资结构变迁的动因 | 第28-29页 |
·中国融资结构的现状分析 | 第29-36页 |
·中国融资结构的现状 | 第29-33页 |
·中国融资结构的结构性缺陷 | 第33-35页 |
·中国融资结构的功能性缺陷 | 第35-36页 |
·中国融资结构的优化 | 第36-41页 |
·融资结构优化的思路 | 第36-37页 |
·大力发展直接融资 | 第37-38页 |
·加强完善间接融资 | 第38-41页 |
第5章 中国融资结构变迁中的风险分析 | 第41-50页 |
·金融主体风险 | 第41-45页 |
·投资者风险 | 第41-43页 |
·筹资者风险 | 第43页 |
·金融机构风险 | 第43-45页 |
·金融监管风险 | 第45-47页 |
·金融监管成本加大 | 第45-46页 |
·金融监管缺位与过度并存 | 第46-47页 |
·金融体系风险 | 第47-50页 |
·金融风险在银行体系累积 | 第48页 |
·证券市场融资风险加大 | 第48-50页 |
第6章 中国融资结构变迁中的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0-59页 |
·金融主体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0-53页 |
·投资者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0页 |
·筹资者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0-52页 |
·金融机构风险防范措施 | 第52-53页 |
·加快金融生态建设 | 第53-55页 |
·强化投资者风险意识 | 第53-54页 |
·营造良好社会信用环境 | 第54-55页 |
·完善金融法律体系 | 第55页 |
·加强金融监管 | 第55-59页 |
·以保护投资者利益为监管出发点 | 第55-56页 |
·完善金融监管体系 | 第56-59页 |
结论 | 第59-6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0-63页 |
后记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