基于Linux平台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研究与实现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4页 |
·课题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发展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课题来源及研究的内容和意义 | 第12-13页 |
·论文章节安排 | 第13-14页 |
第2章 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相关理论及技术分析 | 第14-27页 |
·垃圾邮件相关概念 | 第14-15页 |
·垃圾邮件的定义 | 第14页 |
·垃圾邮件的类型 | 第14-15页 |
·LINUX与邮件过滤相关技术综述 | 第15-27页 |
·透明网桥技术 | 第15-16页 |
·网络协议栈 | 第16-17页 |
·网络数据包过滤子系统 | 第17-23页 |
·用户态与内核态间的通信机制 | 第23-27页 |
第3章 防火墙系统及垃圾邮件过滤分析 | 第27-35页 |
·防火墙系统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防火墙系统目标 | 第28-31页 |
·功能目标 | 第28-30页 |
·性能目标 | 第30-31页 |
·防火墙系统功能分析 | 第31-32页 |
·垃圾邮件过滤子系统与其它子系统的关系 | 第32-34页 |
·基于LINUX平台垃圾邮件过滤系统需求分析 | 第34-35页 |
第4章 垃圾邮件过滤系统设计 | 第35-80页 |
·系统功能规划 | 第35-40页 |
·总体功能规划 | 第35-36页 |
·垃圾邮件过滤技术的选择 | 第36-40页 |
·网络数据包相关功能设计 | 第40-66页 |
·数据包拦截、过滤与重定向 | 第40-42页 |
·用户空间应用对数据包的接收和回注 | 第42页 |
·数据包还原邮件 | 第42-61页 |
·对于吞吐量的考虑 | 第61-65页 |
·建立底层引擎子系统 | 第65-66页 |
·攻击防护功能的分析与设计 | 第66-68页 |
·攻击防护对象及防护原理 | 第66-67页 |
·数据结构设计 | 第67-68页 |
·攻击防护流程设计 | 第68页 |
·邮件过滤功能的分析与设计 | 第68-78页 |
·MIME规范对电子邮件的定义 | 第69-72页 |
·地址检查技术分析与设计 | 第72-75页 |
·群发工具识别技术分析与设计 | 第75-77页 |
·附件病毒扫描技术分析与设计 | 第77-78页 |
·垃圾邮件过滤系统功能体系结构 | 第78-80页 |
第5章 垃圾邮件过滤系统的实现 | 第80-100页 |
·邮件还原功能的实现 | 第80-93页 |
·IP分片重组功能的实现 | 第80-86页 |
·TCP数据流重组功能的实现 | 第86-92页 |
·SMTP邮件界定功能的实现 | 第92-93页 |
·多线程调度处理功能的实现 | 第93-95页 |
·邮件队列的实现 | 第93-94页 |
·消息通知机制的实现 | 第94-95页 |
·线程的实现 | 第95页 |
·地址检查功能的实现 | 第95-98页 |
·地址队列的实现 | 第95-96页 |
·函数实现描述 | 第96-97页 |
·函数调用关系及实现流程描述 | 第97-98页 |
·附件病毒扫描功能的实现 | 第98-100页 |
·病毒引擎的安装与启动 | 第98页 |
·函数实现描述 | 第98-99页 |
·病毒扫描流程实现 | 第99-100页 |
结论 | 第100-102页 |
一、总结 | 第100-101页 |
二、展望 | 第101-102页 |
致谢 | 第102-10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3-10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工作情况 | 第106-107页 |
1.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和录用的论文 | 第106页 |
2.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工作项目 | 第106-107页 |
附录 | 第10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