郑西客运专线黄土边坡植被选型与配置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1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1-20页 |
·问题的提出 | 第11-16页 |
·植被护坡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 | 第11-13页 |
·黄土边坡植被防护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黄土边坡植被护坡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16-18页 |
·郑西铁路客运专线概况 | 第18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8-20页 |
第2章 黄土高原区植被恢复建设现场调研分析 | 第20-46页 |
·黄土区自然条件及分区 | 第20-25页 |
·黄土高原区水土保持植被建设调研分析 | 第25-31页 |
·黄土高原区园林绿化植被建设调研分析 | 第31-34页 |
·黄土高原区公路、铁路植被建设调研 | 第34-44页 |
·西临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| 第34-35页 |
·铜黄一级公路调研情况 | 第35-37页 |
·郑少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| 第37-38页 |
·太旧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| 第38-39页 |
·汾离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| 第39-40页 |
·包鄂高速公路调研情况 | 第40-41页 |
·洛湛铁路洛平段调研情况 | 第41-42页 |
·陇海铁路郑西段调研情况 | 第42-44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4-46页 |
第3章 黄土边坡植被的护坡力学特性分析 | 第46-67页 |
·植被护坡的力学机理概述 | 第46-48页 |
·植被对边坡稳定的重要性 | 第46-47页 |
·植被护坡的力学机理 | 第47-48页 |
·草本类植物护坡的力学特性分析 | 第48-57页 |
·草本类植物的根系分布特征 | 第48-50页 |
·草本植物根系固土力学效应研究 | 第50-57页 |
·小结 | 第57页 |
·木本类植物护坡的力学特性分析 | 第57-66页 |
·木本植物根系的分布特征 | 第57-58页 |
·木本植物根系固土力学效应研究 | 第58-65页 |
·小结 | 第65-6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6-67页 |
第4章 黄土边坡护坡植物选型研究 | 第67-92页 |
·黄土区主要植被恢复植物建库 | 第67-78页 |
·黄土边坡护坡植物的选型 | 第78-84页 |
·黄土区护坡植物的选型原则 | 第78-79页 |
·乔灌及藤本类植物的选择 | 第79-80页 |
·草本类植物的选择 | 第80-84页 |
·适宜于郑西线黄土边坡的植物选型结果 | 第84-85页 |
·所选植物的综合适宜性排序 | 第85-91页 |
·排序方法及模糊综合评价法介绍 | 第85-86页 |
·评价因子的选择及诠释 | 第86页 |
·权值的确定和评价因子分级指标 | 第86-87页 |
·评分过程及评价结果分析 | 第87-9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1-92页 |
第5章 黄土边坡植被防护合理配置模式研究 | 第92-114页 |
·边坡植被防护模式概述 | 第92-94页 |
·黄土边坡植被合理配置模式研究 | 第94-105页 |
·植被的配置原理 | 第94-97页 |
·植被的配置原则 | 第97-98页 |
·黄土边坡的植被配置模式及相关讨论 | 第98-105页 |
·部分植物的种植技术 | 第105-110页 |
·紫穗槐种植技术 | 第105-106页 |
·酸枣种植技术 | 第106-108页 |
·荆条种植技术 | 第108页 |
·沙棘种植技术 | 第108-109页 |
·枸杞种植技术 | 第109-110页 |
·边坡草种的播种量设计 | 第110-113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13-114页 |
结论与展望 | 第114-116页 |
致谢 | 第116-11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17-121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工作 | 第12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