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跨度连续刚构桥易损性研究
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9页 |
目录 | 第9-12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2-20页 |
·论文研究的意义及其背景 | 第12-13页 |
·易损性研究现状 | 第13-16页 |
·经验易损性曲线 | 第14-15页 |
·理论易损性曲线 | 第15-16页 |
·论文研究的目的 | 第16-17页 |
·连续刚构桥在我国的应用情况 | 第17-19页 |
·我国已建连续刚构桥概况 | 第17-18页 |
·我国已建连续刚构桥出现的问题 | 第18-19页 |
·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9-20页 |
第二章 连续刚构桥病害概述 | 第20-47页 |
·病害的概念 | 第20页 |
·混凝土病害现象 | 第20-24页 |
·表层缺陷 | 第21页 |
·裂缝 | 第21-24页 |
·连续刚构桥主梁病害调查 | 第24-39页 |
·广东省部分箱形截面梁桥的裂缝初步调查 | 第24-32页 |
·浙江省部分箱形截面梁桥的裂缝初步调查 | 第32-33页 |
·山东省部分箱形截面梁桥的裂缝初步调查 | 第33-34页 |
·湖南省部分箱形截面梁桥的裂缝初步调查 | 第34-36页 |
·湖北省部分箱形截面梁桥的裂缝初步调查 | 第36-39页 |
·调查结果对比分析 | 第39页 |
·连续刚构桥箱梁裂缝形式 | 第39-45页 |
·箱梁腹板裂缝 | 第39-42页 |
·箱梁顶、底板裂缝 | 第42-45页 |
·横隔板裂缝 | 第45页 |
·连续刚构桥主要病害 | 第45-4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46-47页 |
第三章 易损性研究方法 | 第47-57页 |
·引言 | 第47-48页 |
·结构的功能 | 第47-48页 |
·国内桥梁设计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8页 |
·静动力特性计算的前提 | 第48-49页 |
·静力特性 | 第49-50页 |
·动力特性 | 第50-56页 |
·频率 | 第51-53页 |
·振型 | 第53页 |
·曲率模态 | 第53-54页 |
·柔度矩阵 | 第54-5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6-57页 |
第四章 连续刚构桥易损性研究实例 | 第57-98页 |
·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结构静力特性分析 | 第57-63页 |
·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| 第57-58页 |
·静力特性计算与分析 | 第58-63页 |
·正常使用状态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| 第63-64页 |
·损伤状态下的结构静力特性分析 | 第64-67页 |
·墩梁固结处附近单元损伤 | 第65-66页 |
·主跨1/4处附近单元损伤 | 第66页 |
·主跨3/8处附近单元损伤 | 第66-67页 |
·损伤状态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 | 第67-96页 |
·频率相对变化比计算 | 第67-70页 |
·频率平方相对变化比计算 | 第70-73页 |
·模态保证准则计算 | 第73-75页 |
·曲率模态差计算 | 第75-82页 |
·平均曲率模态损伤因子计算 | 第82-89页 |
·柔度差值计算 | 第89-96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96-98页 |
结论 | 第98-100页 |
致谢 | 第100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5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| 第10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