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. 绪论 | 第10-17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·国内对和谐社会的研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外对利益表达的研究 | 第12-14页 |
·研究目的及意义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4-15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5页 |
·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| 第15-17页 |
·研究的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16-17页 |
2. 和谐社会下农民利益表达理论概述 | 第17-36页 |
·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及基本特征 | 第17-19页 |
·构建和谐社会的时代背景 | 第17-18页 |
·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 | 第18-19页 |
·农民利益表达的相关概念 | 第19-23页 |
·农民 | 第19-21页 |
·利益表达 | 第21-23页 |
·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| 第23-28页 |
·阿尔蒙德和鲍威尔对利益表达的理论论述 | 第23-25页 |
·马克思主义农民利益观及其有关农民利益表达的基本思想 | 第25-28页 |
·和谐社会视野下完善农民利益表达的重要性 | 第28-36页 |
·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 | 第28-31页 |
·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有助于实现社会公正 | 第31-33页 |
·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有助于促进社会进步 | 第33页 |
·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有助于社会民主法治进程 | 第33-34页 |
·完善农民的利益表达有助于巩固我国执政党的地位 | 第34-36页 |
3. 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现状、存在的问题 | 第36-52页 |
·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现状 | 第36-42页 |
·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相关制度 | 第36-38页 |
·近年来党和政府为了解决农民利益表达问题所作的努力 | 第38-39页 |
·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主体 | 第39-40页 |
·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主要渠道、方式与内容 | 第40-42页 |
·当前我国农民利益表达存在的问题 | 第42-52页 |
·农民利益表达意识薄弱 | 第42-43页 |
·现有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不畅 | 第43-48页 |
·农民利益表达缺乏组织性 | 第48-49页 |
·农民大量采用非制度化的利益表达方式 | 第49-52页 |
4. 农民利益表达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52-63页 |
·体制内渠道不畅通是农民利益表达存在问题的根本原因 | 第52-57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 | 第52-53页 |
·信访 | 第53-54页 |
·村民自治 | 第54-56页 |
·大众传媒 | 第56-57页 |
·利益表达主体自身素质不高且缺乏自身利益代表组织 | 第57-59页 |
·农民自身素质不高 | 第57-59页 |
·农民缺乏真正代表自身利益的组织 | 第59页 |
·基层党政机关农民利益表达功能发挥欠缺 | 第59-60页 |
·约束与监督机制不完善或缺失影响农民的利益表达 | 第60-61页 |
·城市居民对农民的歧视不利于农民进行利益表达 | 第61-63页 |
5. 和谐社会视野下完善我国农民利益表达的对策 | 第63-75页 |
·完善现有体制内的利益表达渠道 | 第63-68页 |
·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 | 第63-64页 |
·完善信访体制 | 第64-66页 |
·推进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 | 第66-67页 |
·加强大众媒体在农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 | 第67-68页 |
·提高农民的素质和组织化程度 | 第68-70页 |
·提高农民的素质,增强利益表达意识 | 第68-69页 |
·提高农民利益表达的组织化程度,实现农民利益表达的组织化 | 第69-70页 |
·充分发挥基层党政机关在农民利益表达中的作用 | 第70-71页 |
·建立健全农民利益表达机制的配套机制,保障农民利益表达的效果 | 第71-73页 |
·协商整合机制 | 第71页 |
·信息反馈机制 | 第71-72页 |
·利益补偿机制 | 第72页 |
·法律援助机制 | 第72页 |
·民主监督机制 | 第72-73页 |
·提高城市居民对农民利益的重视程度,为农民利益表达营造良好环境 | 第73-7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5-77页 |
后记 | 第77-78页 |
致谢 | 第7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