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软件论文--程序设计、软件工程论文--软件工程论文

SynchroFLOW工作流动态仿真技术的研究

摘要第1-4页
Abstract第4-7页
第一章 绪论第7-12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7-8页
   ·国内外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  ·工作流发展概况第8页
     ·工作流仿真研究现状第8-10页
   ·主要研究内容第10-11页
   ·论文结构第11-12页
第二章 工作流相关理论第12-28页
   ·工作流概述第12-18页
     ·WFMC工作流参考模型及元模型第12-14页
     ·基本术语第14-16页
     ·工作流状态转移关系第16-18页
   ·工作流仿真概述第18-27页
     ·工作流仿真的背景和意义第18-19页
     ·仿真方法第19-21页
     ·仿真相关技术简述第21-25页
     ·工作流仿真性能评价第25-2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7-28页
第三章 SYNCHROFLOW工作流模型第28-37页
   ·引言第28页
   ·SYNCHROFLOW工作流元模型第28-29页
   ·SYNCHROFLOW工作流模型的组成元素第29-32页
     ·活动元素第29-31页
     ·信牌箱和信牌第31-32页
     ·转移第32页
   ·同步区与异步区第32-33页
   ·模型的动态执行规则第33-35页
     ·过程实例的执行规则第33页
     ·活动的执行规则第33-35页
   ·SYNCHROFLOW工作流模型形式化定义第35-36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36-37页
第四章 SYNCHROFLOW工作流动态仿真技术第37-63页
   ·从过程模型到仿真模型的扩展第37-39页
   ·仿真环境构建第39-42页
   ·仿真引擎框架第42-44页
   ·动态仿真规则第44-53页
   ·仿真框架工作机制第53-59页
   ·仿真性能指标搜集第59-6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2-63页
第五章 系统的设计与实现第63-76页
   ·SYNCHROFLOW工作流仿真系统体系结构第63-68页
     ·用户界面层第63-64页
     ·业务逻辑层第64页
     ·数据库层第64-68页
   ·系统类图设计第68-70页
     ·概要类图设计第68-70页
   ·系统应用实例第70-7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75-76页
总结与展望第76-78页
参考文献第78-81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1-82页
致谢第82页

论文共8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NXD数据库事务及并发机制的研究
下一篇:基于DICOM医学数据的缺损颅骨修复技术研究与应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