渤海夏季海气通量船基系统观测研究
| 摘要 | 第1-6页 |
| Abstract | 第6-10页 |
| 1. 概述 | 第10-16页 |
| ·海洋大气边界层 | 第10页 |
| ·海气通量观测及其研究现状 | 第10-12页 |
| ·海气通量观测研究内容 | 第10-11页 |
| ·海气动量通量 | 第11页 |
| ·海气热量通量 | 第11页 |
| ·海气CO_2通量 | 第11页 |
| ·海气通量研究方法 | 第11-12页 |
| ·海气通量观测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| ·涡动相关技术 | 第12-15页 |
| ·涡动相关法 | 第12-13页 |
| ·涡动相关法的发展过程 | 第13-14页 |
| ·国内外船载涡动相关系统观测研究进展 | 第14-15页 |
| ·本文研究内容及目标 | 第15-16页 |
| 2. 船载涡动相关观测系统 | 第16-20页 |
| ·涡动相关系统的基本构成 | 第16-17页 |
| ·船体运动及姿态监测系统 | 第17-18页 |
| ·仪器安装位置 | 第18页 |
| ·数据采集的同步性 | 第18-20页 |
| 3. 数据处理方法 | 第20-38页 |
| ·涡动相关观测系统的基本数据处理 | 第20-30页 |
| ·数据趋势去除运算及剔除异常值 | 第20-25页 |
| ·时间平均 | 第22页 |
| ·线性趋势去除 | 第22-23页 |
| ·滑动平均运算 | 第23页 |
| ·三种方法比较 | 第23-24页 |
| ·剔除异常值 | 第24-25页 |
| ·坐标轴旋转 | 第25-27页 |
| ·湍流通量的计算 | 第27页 |
| ·海气边界层湍流特征分析 | 第27-30页 |
| ·功率谱 | 第27-28页 |
| ·协谱 | 第28-29页 |
| ·利用谱方法求湍流动量耗散率和湍流动量的特征长度 | 第29-30页 |
| ·使用船体运动及姿态数据对三维风速进行修正 | 第30-38页 |
| ·修正方法 | 第30-32页 |
| ·修正数据分析 | 第32-38页 |
| ·功率谱分析 | 第32-35页 |
| ·摩擦速度与水平风速的关系 | 第35-38页 |
| 4. 渤海夏季观测数据分析 | 第38-65页 |
| ·数据来源 | 第38页 |
| ·不同典型天气条件下的观测结果比较 | 第38-56页 |
| ·风速谱特征分析 | 第41-48页 |
| ·稳定度参数ξ | 第41-42页 |
| ·晴天条件下的风速谱特征 | 第42-44页 |
| ·雾天条件下的风速谱特征 | 第44-45页 |
| ·局地各向同性 | 第45-48页 |
| ·湍流强度分析 | 第48-51页 |
| ·湍流强度与稳定度的关系 | 第48-49页 |
| ·湍流强度与平均风速的关系 | 第49-51页 |
| ·湍流强度的日变化特征 | 第51页 |
| ·通量结果比较 | 第51-56页 |
| ·晴天条件下的海气通量 | 第51-54页 |
| ·雾天条件下的海气通量 | 第54-56页 |
| ·台风过程中的湍流特征和通量变化 | 第56-60页 |
| ·台风过程中稳定度参数ξ的变化 | 第57-58页 |
| ·台风过程湍流强度分析 | 第58-59页 |
| ·台风过程中动量通量的变化 | 第59-60页 |
| ·不同海况条件下数据修正对通量计算结果的影响 | 第60-65页 |
| ·湍流强度比较 | 第60-62页 |
| ·通量计算结果比较 | 第62-65页 |
| 5. 结论与展望 | 第65-68页 |
| ·结论 | 第65-66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与进一步的展望 | 第66-68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68-73页 |
| 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