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水动力特征及其对物质输运的影响分析
| 摘要 | 第1-7页 |
| Abstract | 第7-12页 |
| 前言 | 第12-15页 |
| ·问题的提出 | 第12-13页 |
| ·有关问题的研究现状 | 第13-14页 |
| ·资料来源、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·资料来源 | 第14页 |
| ·研究内容与方法 | 第14-15页 |
| 1 研究区概况 | 第15-19页 |
| ·长江口概况 | 第15-16页 |
| ·杭州湾概况 | 第16-17页 |
| ·舟山群岛海域概况 | 第17-19页 |
| 2 舟山群岛附近海域海流观测结果与分析 | 第19-33页 |
| ·潮流性质 | 第19-21页 |
| ·潮流运动形式 | 第21-25页 |
| ·潮流分布特征 | 第25-33页 |
| ·周日历时潮流分布 | 第25-28页 |
| ·实测最大涨落潮流速分布 | 第28-30页 |
| ·实测最大、最小及平均流速分布 | 第30-33页 |
| 3 研究区潮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| 第33-58页 |
| ·三维河口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 | 第33-37页 |
| ·三维流体动力学基本方程组 | 第33-34页 |
| ·基本方程组的简化 | 第34-35页 |
| ·紊流模型的处理 | 第35-37页 |
| ·三维河口流体动力学数值模型和方法 | 第37-42页 |
| ·ECOM 模型的建立和特点 | 第37-40页 |
| ·模型的定解条件 | 第40-42页 |
| ·ECOM 模型在舟山群岛及附近海域的应用 | 第42-58页 |
| ·σ坐标系中的流体动力学方程组及边界条件 | 第42-46页 |
| ·潮流场计算结果验证与分析 | 第46-58页 |
| 4 研究区余流场的计算和分析 | 第58-81页 |
| ·研究区余流概况 | 第58-65页 |
| ·长江口外海区及东海内陆架实测余流概况 | 第58-62页 |
| ·杭州湾余流概况 | 第62-63页 |
| ·舟山群岛附近海域余流概况 | 第63-65页 |
| ·舟山群岛附近海域实测余流结果与分析 | 第65-71页 |
| ·余流理论和计算方法 | 第65-66页 |
| ·实测Euler 余流结果与分析 | 第66-71页 |
| ·舟山群岛附近海域计算余流结果与分析 | 第71-81页 |
| ·Euler 余流 | 第71-74页 |
| ·Lagrange 余流 | 第74-81页 |
| 5 水动力对物质输运影响分析 | 第81-94页 |
| ·研究区泥沙研究概况 | 第81-83页 |
| ·研究区悬沙浓度分布特征 | 第83-90页 |
| ·潮周期悬沙浓度分布 | 第83-86页 |
| ·悬沙浓度时空分布特征分析 | 第86-90页 |
| ·水动力对悬沙输运的影响分析 | 第90-94页 |
| ·潮流的影响 | 第90-92页 |
| ·余流的影响 | 第92-94页 |
| 6 结论与认识 | 第94-96页 |
| ·结论 | 第94-95页 |
| ·认识与不足 | 第95-96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96-102页 |
| 致谢 | 第10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