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15页 |
一、研究问题 | 第11-12页 |
二、国内外研究综述 | 第12-13页 |
三、研究意义 | 第13-14页 |
四、研究方法 | 第14-15页 |
第二章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理论与缘起 | 第15-27页 |
第一节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含义与理论 | 第15-22页 |
一、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含义 | 第15-19页 |
二、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基础理论 | 第19-20页 |
三、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要素结构 | 第20-22页 |
第二节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缘起与发展 | 第22-27页 |
一、发达国家公共部门绩效评估的发展历程 | 第22-24页 |
二、发达国家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4-27页 |
第三章 中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实践与发展 | 第27-35页 |
第一节 中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发展阶段 | 第27-30页 |
一、第一阶段80 年代中期到90 年代初期 | 第27-29页 |
二、第二阶段90 年代初到90 年代末 | 第29-30页 |
三、第三阶段21 世纪至今 | 第30页 |
第二节 中国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分类与模式 | 第30-35页 |
一、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基本分类 | 第30-31页 |
二、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基本模式 | 第31-35页 |
第四章 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的个案研究 | 第35-44页 |
第一节 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情况简介 | 第35-37页 |
一、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活动概述 | 第35-36页 |
(一) 初创阶段(1992年-1997 年) | 第35页 |
(二) 发展阶段(1998-2004 年) | 第35-36页 |
(三) 深化阶段(2005 年至今) | 第36页 |
二、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| 第36-37页 |
第二节 杭州市直机关绩效评估的基本框架、特点和成效分析 | 第37-44页 |
一、杭州市直机关绩效评估基本框架 | 第37-38页 |
二、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主要特点 | 第38-40页 |
三、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的实践成效 | 第40-43页 |
(一) 改善了公共部门结构的合理度 | 第41页 |
(二) 促进了公共部门运行要素有效性的提高 | 第41-42页 |
(三) 通过第三方参与绩效评估推动政府-社会信息循环 | 第42页 |
(四) 提高公共服务效率和质量提升公众满意度 | 第42-43页 |
(五) 促进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的深入 | 第43页 |
四、杭州市直机关综合考评活动存在的主要问题 | 第43-44页 |
第五章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| 第44-50页 |
第一节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存在的问题 | 第44-47页 |
一、公众评估的实际效果与其主体地位极不相称 | 第44-45页 |
二、第三方评估信息不对称问题较为突出 | 第45页 |
三、存在政府部门绩效评估“数字化陷阱” | 第45-46页 |
四、指标体系设置不够合理 | 第46-47页 |
第二节 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| 第47-50页 |
一、绩效评估制度化、规范化程度不够 | 第47页 |
二、第三方评估机构发展不够成熟 | 第47-48页 |
三、外部主体缺乏制度化的评估参与渠道 | 第48页 |
四、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研究的理论与实践不足 | 第48-50页 |
第六章 完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建议 | 第50-58页 |
第一节 完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制度环境 | 第50-54页 |
一、加快制订出台《政府部门绩效评估暂行条列》 | 第50-51页 |
二、完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激励制度 | 第51-52页 |
三、完善绩效评估信息管理制度 | 第52-53页 |
四、强化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监督机制 | 第53-54页 |
第二节 完善多重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主体机制 | 第54-56页 |
一、提高绩效评估科学性和有效性--建立绩效评估政府专家库 | 第54-55页 |
二、培育评估中介组织--建立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专业委员会 | 第55-56页 |
三、提升公众评估的实际效果--克服公众外部评估的误差 | 第56页 |
第三节 提高政府部门绩效评估的能力 | 第56-58页 |
一、确立正确的政府部门绩效评估价值取向 | 第56-57页 |
二、加强绩效评估的理论研究 | 第57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0页 |
致谢 | 第60-61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6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