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文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3页 |
第一章 导论 | 第13-19页 |
第一节 选题背景、研究意义与研究方法 | 第13-15页 |
一、选题背景 | 第13-14页 |
二、研究意义 | 第14-15页 |
三、研究方法 | 第15页 |
第二节 概念界定 | 第15-17页 |
一、直接股权投资(PE) | 第15-16页 |
二、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 | 第16页 |
三、风险扩散机制 | 第16-17页 |
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框架 | 第17-18页 |
第四节 创新与不足 | 第18-19页 |
第二章 金融风险及监管相关理论综述 | 第19-25页 |
第一节 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相互关系的理论研究 | 第19-21页 |
第二节 金融风险基本理论 | 第21-22页 |
第三节 金融监管理论发展综述 | 第22-25页 |
第三章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特性及风险特征分析 | 第25-36页 |
第一节 国内外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发展简况与特点 | 第25-28页 |
一、国内外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发展简况 | 第25-27页 |
二、国内外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的特点 | 第27-28页 |
第二节 证券公司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发展简况及特殊性 | 第28-31页 |
一、证券公司直接股权投资业务发展简况 | 第29页 |
二、证券公司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的特殊性 | 第29-31页 |
第三节 证券直投资业务主要风险类型与风险特征分析 | 第31-36页 |
一、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主要风险类型 | 第31-33页 |
二、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风险特征分析 | 第33-36页 |
第四章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风险形成与扩散机制 | 第36-53页 |
第一节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风险的形成机理 | 第36-41页 |
一、金融创新业务本身造成的风险 | 第36-38页 |
二、信息不对称带来的风险 | 第38-39页 |
三、经济主体有限理性引致的风险 | 第39-41页 |
四、小结 | 第41页 |
第二节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的风险扩散机制 | 第41-53页 |
一、组织形式引发的风险扩散路径 | 第41-44页 |
二、证券直投业务价值链引发的风险扩散路径 | 第44-49页 |
三、业务协同引发的风险扩散路径 | 第49-51页 |
四、道德风险引发的风险扩散路径 | 第51-53页 |
第五章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的风险控制点 | 第53-59页 |
第一节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本身风险的控制要求 | 第53-56页 |
一、证券直投业务的组织形式要求 | 第53-54页 |
二、证券直投业务的运作风险控制 | 第54-56页 |
第二节 证券公司的风险控制要求 | 第56-57页 |
一、证券公司综合实力和管理能力的控制要求 | 第56-57页 |
二、证券直投业务与证券公司其他业务的关联控制 | 第57页 |
第三节 道德风险的控制 | 第57-59页 |
第六章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风险监管政策分析 | 第59-71页 |
第一节 国内外金融及直接投资业务监管现状及经验启示 | 第59-64页 |
一、国外金融及直接股权投资业务监管现状 | 第59-61页 |
二、我国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现状 | 第61页 |
三、国内外监管经验教训与启示 | 第61-64页 |
第二节 证券直投业务风险与监管关系的分析 | 第64-66页 |
一、证券直投业务监管的必然性 | 第64-65页 |
二、过度监管对业务风险的影响 | 第65-66页 |
第三节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政策思路 | 第66-68页 |
一、证券直投业务的审慎监管原则 | 第66-67页 |
二、对证券直投业务的扩展性监管 | 第67页 |
三、着重建设检查道德风险的监管规则 | 第67-68页 |
第四节 证券公司直接投资业务监管措施与重点 | 第68-71页 |
一、健全法律体系过程中的监管措施与重点 | 第68-69页 |
二、针对信息披露的监管措施与重点 | 第69页 |
三、针对风险防范与预苦的监管措施与重点 | 第69-70页 |
四、针对道德风险的监管措施与重点 | 第70-71页 |
第七章 结论 | 第71-72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2-76页 |
后记 | 第76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