目录 | 第1-7页 |
缩略语表 | 第7-9页 |
中文摘要 | 第9-11页 |
ABSTRACT | 第11-13页 |
文献综述 | 第13-22页 |
一、CD133分子研究现状 | 第13-18页 |
二、肿瘤干细胞研究进展 | 第18-22页 |
第一部分 :CD133在人结肠癌细胞分化中的作用 | 第22-60页 |
引言 | 第22-26页 |
实验材料 | 第26-31页 |
一、细胞系 | 第26-27页 |
二、实验动物 | 第27页 |
三、抗体 | 第27-28页 |
四、培养基及主要试剂 | 第28页 |
五、主要耗材 | 第28-29页 |
六、主要储备液及工作液的配制 | 第29-30页 |
七、主要仪器 | 第30-31页 |
实验方法 | 第31-39页 |
一、细胞培养 | 第31页 |
二、细胞总蛋白的提取 | 第31-32页 |
三、BCA法检测蛋白浓度 | 第32页 |
四、Western Blotting | 第32-34页 |
五、流式细胞仪分析及分选 | 第34页 |
六、细胞免疫化学染色 | 第34-35页 |
七、细胞分析计数仪检测细胞大小的分布状况 | 第35页 |
八、MTT法检测细胞增殖 | 第35-36页 |
九、细胞克隆形成率测定 | 第36页 |
十、流式检测细胞周期 | 第36页 |
十一、体内移植实验 | 第36-37页 |
十二、Transwell体外迁移实验 | 第37页 |
十三、实验性转移观察(尾静脉注射) | 第37页 |
十四、ALP活性的检测 | 第37-38页 |
十五、siRNA干扰CD133的表达 | 第38页 |
十六、统计学方法 | 第38-39页 |
实验结果 | 第39-55页 |
一、CD133在44种人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| 第39-42页 |
(一)、Western Blotting检测CD133在44种人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| 第39-40页 |
(二)、FACS检测CD133在人肿瘤细胞系的表达 | 第40-41页 |
(三)、间接免疫荧光检测CD133在HT29/HCT116中的表达 | 第41-42页 |
二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HCT116细胞的差别 | 第42-48页 |
(一)、HCT116中CD33~(high/+)和CD133~-的分选 | 第42-43页 |
(二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细胞的大小、形态差别 | 第43页 |
(三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细胞的体外生长差别 | 第43-44页 |
(四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细胞的克隆形成的差别 | 第44页 |
(五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细胞的细胞周期差别 | 第44-45页 |
(六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的再培养 | 第45页 |
(七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的体内成瘤观察 | 第45-46页 |
(八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体外迁徙能力 | 第46-47页 |
(九)、CD133~(high/+)和CD133~-的HCT116体内转移能力 | 第47-48页 |
三、CD133与结肠癌细胞分化的关系 | 第48-51页 |
(一)、丁酸钠(SB)诱导结肠癌细胞分化 | 第48-49页 |
(二)、SB诱导结肠癌细胞分化降低了CD133的表达 | 第49-50页 |
(三)、同一细胞群体中不同CD133表达程度的细胞亚群分化状态不同 | 第50-51页 |
四、通过siRNA下调CD133表达对HCT116/HT29细胞生长、分化的影响 | 第51-55页 |
(一)、筛选有效干扰CD133表达的siRNAs | 第51-52页 |
(二)、降低CD133的表达对HT29/HCT116细胞形态和大小无变化 | 第52-53页 |
(三)、降低CD133的表达对HT29/HCT116细胞生长和克隆形成没有影响 | 第53页 |
(四)、降低CD133的表达对HCT116细胞周期的影响 | 第53-54页 |
(五)、降低CD133的表达对HT29的ALP活性的影响 | 第54-55页 |
讨论 | 第55-60页 |
第二部分:荧光标记肿瘤转移体内模型的建立 | 第60-83页 |
引言 | 第60-61页 |
实验材料 | 第61-63页 |
一、细胞系 | 第61页 |
二、实验动物 | 第61页 |
三、菌株 | 第61页 |
四、质粒 | 第61-62页 |
五、抗体 | 第62页 |
六、培养基、主要试剂及耗材 | 第62页 |
七、主要储备液及工作液的配制 | 第62-63页 |
八、主要仪器 | 第63页 |
实验方法 | 第63-71页 |
一、细胞培养 | 第63-64页 |
二、质粒转化、扩增 | 第64页 |
三、质粒小量提取 | 第64页 |
四、酶切鉴定pEGFP-N1质粒 | 第64-65页 |
五、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酶切产物 | 第65页 |
六、质粒大量提取 | 第65-66页 |
七、质粒转染 | 第66页 |
八、转染后细胞的克隆培养 | 第66页 |
九、体内移植荧光标记的肿瘤细胞 | 第66-67页 |
十、活体成像观察肿瘤的生长和转移 | 第67-68页 |
十一、制作组织冰冻切片 | 第68页 |
十二、制作组织石蜡切片 | 第68页 |
十三、冰冻组织切片伊红—苏木素染色 | 第68页 |
十四、冰冻组织切片间接免疫组织化学 | 第68-69页 |
十五、组织石蜡切片伊红—苏木素染色 | 第69页 |
十六、组织石蜡切片间接免疫组织化学 | 第69-70页 |
十七、流式细胞仪检测CD44在细胞系中的表达 | 第70-71页 |
实验结果 | 第71-80页 |
一、酶切鉴定pEGFP-N1质粒 | 第71页 |
二、GFP阳性细胞的单克隆培养 | 第71-72页 |
三、建立了100%表达GFP的单克隆细胞株 | 第72-73页 |
四、体内生长曲线 | 第73-74页 |
五、活体成像 | 第74-78页 |
六、U14-GFP移植模型的组织病理学 | 第78页 |
七、肿瘤转移相关分子的检测 | 第78-80页 |
讨论 | 第80-8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83-89页 |
附录1:CD133在人肿瘤细胞系中的表达 | 第89-92页 |
附录2:已发表文章 | 第92-97页 |
致谢 | 第97-98页 |
个人简历 | 第98-9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