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生物科学论文--遗传学论文--遗传学分支学科论文--细胞遗传学论文

两个细胞自噬基因Barkor与Keap1的鉴定和功能分析

致谢第1-11页
摘要第11-13页
Abstract第13-16页
第一章 文献综述第16-26页
 1 细胞自噬的定义第16-18页
   ·什么是细胞自噬?第16页
   ·细胞自噬的发生模型第16-17页
   ·细胞自噬的分类第17-18页
 2 细胞自噬的功能第18-21页
   ·细胞自噬决定细胞命运第18页
   ·细胞自噬与疾病的关系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细胞自噬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第19页
     ·细胞自噬与免疫性疾病第19-20页
     ·细胞自噬与癌症第20页
     ·细胞自噬与衰老第20-21页
 3 细胞自噬的分子机理第21-26页
   ·细胞自噬相关基因的发现第21-25页
     ·ATG9和它的回收系统第21-22页
     ·磷脂酰肌醇3激酶(PI3K)功能蛋白组第22-23页
     ·两个泛素相似的蛋白第23-25页
   ·需要解决的问题第25-26页
第二章 Barkor的发现和功能分析第26-59页
 1 实验材料第26页
 2 实验方法第26-37页
   ·Western Blotting第26-27页
     ·SDS-PAGE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电泳,转膜和检测第27页
   ·细胞表达载体的构建第27-29页
   ·细胞培养和继代第29页
   ·细胞转染第29页
   ·细胞裂解第29-30页
   ·GST蛋白的纯化第30页
   ·免疫共沉淀第30-31页
   ·免疫染色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的使用第31-32页
   ·可诱导型稳定表达哺乳动物细胞系的建立第32页
   ·两步法亲和纯化蛋白(Tandem Affinity Purification)第32-34页
   ·银染第34页
   ·可诱导型shRNA稳定干扰细胞株的建立第34-35页
   ·细胞自噬活性的检测第35-37页
 3 实验结果第37-59页
   ·Barkor是Beclin1的一个直接作用蛋白第37-41页
   ·Barkor是PI3KC3磷酸激酶活性的一个重要调节因子第41-43页
   ·Barkor调节细胞内LC3的脂化和细胞自噬体的形成第43-50页
   ·Barkor在细胞自噬介导的细胞抵抗细菌侵染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第50-51页
   ·Barkor通过它的复合螺旋区同Beclin1相互作用第51-52页
   ·Barkor和UVRAG相互竞争对Beclin1的作用第52-55页
   ·诱导细胞自噬改变Barkor在细胞内的分布第55-57页
   ·Barkor是Beclin1转移到细胞自噬体表面过程的必需分子第57-59页
第三章 Barkor通过BATS结构同细胞自噬体结合第59-76页
 1 实验材料第59页
 2 实验方法第59-61页
   ·体外脂质体(liposome)的制备第59页
   ·脂质体-蛋白体外结合实验第59-60页
   ·细胞培养,细胞继代,细胞转化,免疫共沉淀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第60-61页
 3 实验结果第61-76页
   ·Barkor通过其羧基末端的80个氨基酸同细胞自噬体结合第61-66页
   ·BATS通过一个两亲性螺旋(amphipathic alpha helix)同细胞自噬体表面膜相互作用第66-71页
   ·BATS在体外直接同脂膜相互作用第71-73页
   ·BATS决定Barkor在细胞自噬中的作用第73-76页
第四章 Keap1调节细胞自噬对泛素蛋白的降解第76-94页
 1 实验材料第76-77页
   ·细胞株第76页
   ·载体第76页
   ·抗体第76-77页
 2 实验方法第77-78页
   ·细胞培养等第77页
   ·三种颜色免疫荧光标记第77-78页
 3 实验结果第78-94页
   ·Keap1是LC3和p62蛋白复合体内的一个新蛋白第78-79页
   ·氧化胁迫诱导Keap1与p62的相互作用第79-81页
   ·Keap1在细胞内同LC3、p62和泛素蛋白聚集体共定位第81-83页
   ·Keap1不是细胞自噬的底物第83-85页
   ·Keap1调节细胞自噬对泛素化蛋白的降解第85-88页
   ·Keap1帮助细胞抵抗泛素化蛋白的毒害作用第88-89页
   ·p62调节Keap1在细胞内的定位第89-92页
   ·结论第92-94页
第五章 讨论第94-98页
参考文献第98-104页
读博士期间学术成果第104页

论文共104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人工湿地中生物多样性与生态系统功能关系研究
下一篇:染色质重塑因子OsCHR4参与水稻叶绿体早期发育的功能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