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南剑川木雕装饰艺术及其传承研究
| 摘要 | 第1-5页 |
| Abstract | 第5-11页 |
| 第一章 绪论 | 第11-23页 |
| ·课题研究背景 | 第11-12页 |
| ·相关概念的介定 | 第12-17页 |
| ·装饰艺术 | 第12-14页 |
| ·装饰艺术的内涵 | 第12-13页 |
| ·装饰艺术的本质及特征 | 第13-14页 |
| ·木雕艺术 | 第14-16页 |
| ·建筑装饰艺术 | 第16-17页 |
| ·论文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7-19页 |
| 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7-19页 |
| ·建筑装饰研究 | 第17-18页 |
| ·剑川木雕的相关研究 | 第18-19页 |
| ·相关研究 | 第19页 |
| ·存在的问题 | 第19页 |
| ·论文选题目的 | 第19-20页 |
| ·论文选题的研究意义 | 第20-21页 |
| ·论文研究的主要内容 | 第21-22页 |
| ·论文整体结构 | 第22-23页 |
| 第二章 云南剑川木雕形成环境探析 | 第23-35页 |
| ·引言 | 第23页 |
| ·历史上的剑川 | 第23-25页 |
| ·剑川的地理气候环境 | 第25-28页 |
| ·复杂的自然地貌 | 第25-26页 |
| ·多变的气候特征 | 第26-27页 |
| ·自然环境对民族性格的影响 | 第27-28页 |
| ·险要的交通位置 | 第28-29页 |
| ·多元的文化背景 | 第29-32页 |
| ·多元文化的交融 | 第29-31页 |
| ·开放包容的本土文化 | 第31-32页 |
| ·其他因素 | 第32页 |
| ·小结 | 第32-35页 |
| 第三章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视觉符号解读 | 第35-57页 |
| ·引言 | 第35页 |
| ·符号学理论的介入 | 第35-39页 |
| ·符号形式的构成 | 第36-37页 |
| ·艺术符号与视觉符号 | 第37-39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图案视觉符号的语汇解读 | 第39-47页 |
| ·木雕装饰图案的视觉符号的语汇分类 | 第39-46页 |
| ·木雕装饰图案的视觉符号的语汇特征 | 第46-47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图案视觉符号的语义解读 | 第47-56页 |
| ·语义分类 | 第47-55页 |
| ·寓意吉祥 | 第48-52页 |
| ·诗情画意 | 第52-53页 |
| ·铭史励志 | 第53-55页 |
| ·语义特征 | 第55-56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艺术语义小结 | 第56-57页 |
| 第四章 剑川木雕装饰的艺术特征及文化内涵分析 | 第57-71页 |
| ·引言 | 第57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的艺术特征 | 第57-64页 |
| ·与东阳木雕艺术的比较 | 第57-60页 |
| ·雕饰内容比较 | 第58-59页 |
| ·构图手法比较 | 第59-60页 |
| ·艺术特征比较 | 第60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造型法则 | 第60-61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艺术特征 | 第61-64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文化内涵分析 | 第64-69页 |
| ·原始及其本土宗教的映射 | 第65页 |
| ·礼乐文化的宣扬 | 第65-67页 |
| ·人文精神的体现 | 第67-68页 |
| ·阴阳和谐的建筑观 | 第68-69页 |
| ·小结 | 第69-71页 |
| 第五章 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现代发展及传承 | 第71-85页 |
| ·引言 | 第71页 |
| ·剑川木雕的现代发展 | 第71-73页 |
| ·家具类 | 第72页 |
| ·工艺品类 | 第72-73页 |
| ·剑川木雕装饰艺术的传承 | 第73-85页 |
| ·价值观的传承是传承的核心 | 第73-75页 |
| ·传承场 | 第75-79页 |
| ·家庭传承 | 第75-77页 |
| ·工场传承 | 第77-78页 |
| ·学校传承 | 第78-79页 |
| ·传承方式 | 第79-80页 |
| ·口传身教 | 第79-80页 |
| ·心领神会 | 第80页 |
| ·传承的意义 | 第80-85页 |
| ·日本的借鉴 | 第81-85页 |
|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| 第85-99页 |
| ·引言 | 第85页 |
| ·全文研究成果总结 | 第85-86页 |
| ·研究工作展望 | 第86-99页 |
| ·新装饰主义风格的借鉴 | 第87-89页 |
| ·新装饰主义风格的特征 | 第88-89页 |
| ·剑川木雕在现代环境设计中的应用 | 第89-99页 |
| ·现代雕刻机应用 | 第89-94页 |
| ·室内电视墙的应用 | 第94-99页 |
| 致谢 | 第99-101页 |
| 参考文献 | 第101-105页 |
| 附录A 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) | 第105-107页 |
| 附录B (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) | 第107-109页 |
| 附表一 | 第10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