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机的应用论文--信息处理(信息加工)论文--模式识别与装置论文

智能教室中基于视觉的人体姿态估计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第一章 绪论第10-19页
   ·E-LEARNING 与标准自然教室(SNC)第10-12页
   ·人体姿态估计的研究背景和应用前景第12-16页
     ·人体姿态估计的研究背景第12-15页
     ·人体姿态估计技术的应用前景第15-16页
   ·论文的研究内容、意义第16-17页
   ·论文的和主要成果第17页
   ·论文的组成结构第17-18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18-19页
第二章 人体姿态估计方法综述第19-25页
   ·人体运动分析过程划分第19-20页
   ·人像-背景分离方法第20-21页
     ·混合高斯模型背景消除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基于深度信息的背景消除第21页
   ·基于人像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第21-24页
     ·无模型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间接模型方法第22页
     ·直接模型方法第22-24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 基于双目视觉的人体姿态估计方法第25-43页
   ·双目视觉基础第25-30页
     ·对极几何第25-27页
     ·立体定标第27-29页
     ·立体校正第29-30页
   ·视差与深度计算第30-34页
     ·双目视差第30-31页
     ·三角测量第31-32页
     ·绝对误差累计算法以及利用中值滤波和表面约束的改进第32-34页
   ·结合深度信息以及ACTIVE CONTOUR 的人像轮廓提取方法第34-36页
   ·基于轮廓匹配的人体姿态估计第36-38页
     ·基于Hu 不变矩的人体轮廓匹配第37-38页
   ·基于PICTORIAL STRUCTURE 模型的人体姿态估计第38-42页
     ·Pictorial Structure 模型描述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人体姿态估计问题的PS 构造第39-42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42-43页
第四章 实验设计与结果分析第43-58页
   ·视差计算算法的实验第43-47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第44-47页
   ·对人像提取算法的实验第47-51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第47-48页
     ·普通环境下人像轮廓提取算法测试第48-51页
   ·基于轮廓匹配的姿态估计实验第51-54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第51-52页
     ·Hu 矩轮廓特征计算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基于轮廓匹配的姿态估计实验及其结果第53-54页
   ·基于PICTORIAL STRUCTURE 模型的人体姿态估计实验第54-57页
     ·实验数据第54-55页
     ·人体模型学习第55-56页
     ·人体姿态估计结果第56-57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57-58页
第五章 人体姿态估计原型系统设计与实现第58-66页
   ·系统软、硬件环境第58-59页
   ·系统设计框架第59-62页
     ·系统的功能设计第59-60页
     ·程序流程框图与主要逻辑架构第60-62页
   ·系统实现第62-63页
     ·基础类型库StereoMFC 的实现第62-63页
     ·从FlyCapture 到OpenCV 的转换第63页
   ·系统运行结果第63-65页
   ·本章小结第65-66页
第六章 总结与展望第66-68页
   ·主要结论第66-67页
   ·研究展望第67-68页
参考文献第68-71页
程序源代码(附录1)第71-73页
致谢第73-7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的论文、申请的专利和参与项目第74-77页
附录第77页

论文共7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中文语义万维网本体匹配
下一篇:基于维基百科的搜索结果挖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