论休谟史学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1页 |
导论 | 第11-31页 |
一、社会背景与学术渊源 | 第31-49页 |
1、社会背景 | 第31-39页 |
(1) 英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| 第31-33页 |
(2) 从内战到18 世纪的英国政治 | 第33-36页 |
(3) 从文艺复兴到启蒙运动的文化 | 第36-39页 |
2、学术渊源 | 第39-49页 |
(1) 早期教育的熏陶 | 第40-41页 |
(2) 古典文化传统的浸染 | 第41-43页 |
(3) 大陆理性主义的影响 | 第43-44页 |
(4) 本土经验主义的泽被 | 第44-46页 |
(5) 18 世纪“史学群落”的濡染 | 第46-49页 |
二、休谟史学的理论与实践 | 第49-79页 |
1、史学思想 | 第49-62页 |
(1) 历史研究目的与用途 | 第49-53页 |
(2) 历史研究态度与立场:怀疑与求真 | 第53-56页 |
(3) 史学思想的实质与特征 | 第56-62页 |
2、历史研究方法 | 第62-69页 |
(1) 略古详今 | 第63-64页 |
(2) 经验归纳 | 第64-65页 |
(3) 历史演绎 | 第65-66页 |
(4) 历史演进 | 第66-68页 |
(5) 心性体会 | 第68-69页 |
3、史学实践成果 | 第69-79页 |
(1) 《英国史》的写作 | 第69-73页 |
(2) 宗教史的探索 | 第73-75页 |
(3) 人类精神进步史的论述 | 第75-79页 |
三、史学思想的影响 | 第79-97页 |
1、史学实践的示范性 | 第79-85页 |
2、史学思想泽被后世 | 第85-90页 |
3、休谟史学影响在中国 | 第90-97页 |
结语 | 第97-10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1-109页 |
附录 | 第109-113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著、论文 | 第113-115页 |
致谢 | 第115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