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蒸汽动力工程论文--蒸汽锅炉论文--锅炉构造论文--燃烧装置论文

600MW超临界锅炉再热汽温低及卫燃带改造研究

摘要第1页
ABSTRACT第4-8页
第一章 绪论第8-18页
   ·选题背景及其意义第8-10页
     ·我国能源及电力发展概况第8-9页
     ·煤质较差严重影响煤粉炉运行经济安全性第9-10页
     ·许多机组需要通过改造来应对煤质变差第10页
   ·相关问题及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-13页
     ·卫燃带设计及改造技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再热汽温低的问题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掺烧无烟煤的试验及应用第12-13页
   ·炉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研究综述第13-16页
     ·炉内煤粉燃烧数值模拟的发展第13-14页
     ·炉内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的研究和应用第14-16页
   ·本文主要研究内容第16-18页
第二章 设备概况及其存在的问题第18-27页
   ·设备概况第18-21页
     ·锅炉设计条件及性能数据第18页
     ·设计煤质资料第18-19页
     ·炉膛及燃烧系统第19-20页
     ·过热及再热系统的布置第20-21页
     ·各负荷下的设计性能第21页
   ·现场存在的问题第21-22页
     ·实际燃用煤质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运行中的突出问题第22页
   ·原因分析及可能的对策第22-27页
     ·着火及燃尽差的问题第22-25页
     ·再热汽温低的问题第25-27页
第三章 燃烧过程基本理论及卫燃带改造设计第27-41页
   ·煤粉气流的着火第27-34页
     ·着火热的意义第27-28页
     ·燃烧性质对着火影响第28-30页
     ·运行中的因素对着火影响第30-32页
     ·炉膛及燃烧器结构对着火影响第32-34页
   ·影响完全燃烧的因素第34-36页
     ·煤质的影响第34页
     ·运行因素第34-35页
     ·炉膛及燃烧器的结构特性第35-36页
   ·卫燃带及其设计第36-41页
     ·卫燃带的类型第36-38页
     ·敷设卫燃带时的技术问题第38-39页
     ·本文卫燃带的设计第39-41页
第四章 超临界锅炉过热器再热器换热特性分析第41-48页
   ·过热器及再热器的系统布置第41-43页
     ·过热器系统第41-43页
     ·再热器系统第43页
   ·影响超临界锅炉汽温变化的因素第43-47页
     ·汽温特性第43-44页
     ·其它运行参数的影响第44-47页
   ·敷设卫燃带对过热再热汽温影响分析第47-48页
     ·对过热汽温的影响第47页
     ·对再热汽温的影响第47-48页
第五章 炉内燃烧过程数学模型及计算方法第48-57页
   ·炉内煤粉燃烧过程数学模型第48-55页
     ·气相湍流流动模型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离散相流动模型第50-51页
     ·挥发分析出模型第51-52页
     ·气相湍流燃烧模型第52-53页
     ·焦炭燃烧反应模型第53-54页
     ·辐射换热模型第54-55页
   ·SIMPLE算法第55-57页
第六章 600MW锅炉炉内燃烧过程数值模拟第57-68页
   ·模拟对象及前处理第57-60页
     ·计算区域第57-58页
     ·网格生成第58-59页
     ·计算工况第59页
     ·入口边界条件第59-60页
     ·计算用煤质成份第60页
   ·模型选取及求解器的设置第60-61页
   ·模拟结果与分析第61-68页
     ·炉内燃烧过程总体情况第61-64页
     ·敷设卫燃带的影响第64-65页
     ·关闭周界风的影响第65-66页
     ·燃烧器上摆的影响第66-67页
     ·现场锅炉调试及改造情况第67-68页
第七章 总结第68-69页
参考文献第69-74页
致谢第74-75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75页

论文共7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风力机机舱内自然对流换热CFD研究
下一篇:带三角翼的矩形翅片间空气流动特性试验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