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财政、国家财政论文--中国财政论文--财政收入、支出论文

财政赤字风险管理研究

摘要第1-5页
Abstract第5-10页
1 绪论第10-21页
   ·研究背景与意义第10-12页
     ·研究背景第10-11页
     ·选题意义第11-12页
   ·研究思路与方法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思路第12-14页
     ·研究方法第14页
   ·创新点及不足之处第14页
     ·创新点第14页
     ·不足之处第14页
   ·文献综述第14-21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的内涵第14-15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的成因第15-16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认识的理论发展第16-19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的量化与管理第19-21页
2 财政赤字风险效应的理论分析第21-29页
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的宏观效应分析第21-25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引致通货膨胀风险第21-22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引致债务危机第22-23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与金融风险第23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降低政府信誉和调控能力第23-24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与失业第24-25页
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的微观效应分析第25-29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导致挤出效应第25-26页
     ·收入分配效应第26页
     ·财政脆弱度第26-27页
     ·社会信用关系弱化第27-29页
3 国外财政赤字风险管理第29-37页
   ·美国的财政赤字风险管理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美国财政赤字历史分析第29-31页
     ·美国的财政赤字现状第31页
   ·欧洲债务危机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希腊第32-33页
     ·西班牙第33页
     ·法国第33页
     ·总结第33-34页
   ·日本的财政赤字风险管理第34-35页
   ·经验总结第35-37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重在可控第35页
     ·财政应追求长期平衡第35-36页
     ·具体分析财政赤字政策有效性第36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不能依据简单的财政规则判定第36-37页
4 中国的财政赤字风险管理第37-48页
   ·中国财政赤字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第37-43页
     ·计划经济时期的财政赤字风险(1949——1978)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改革开放初期的财政赤字风险(1978——1987)第38-39页
     ·体制加速转轨时期的财政赤字风险(1988—1998)第39-40页
     ·1998年实施积极财政政策以后的财政赤字第40-42页
     ·我国现阶段财政赤字风险第42-43页
   ·我国财政赤字风险管理存在的问题第43-48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统计口径不能反应真实的财政赤字规模第43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管理的制度缺陷第43-44页
     ·隐性财政赤字第44-46页
     ·地方政府债务问题第46-48页
5 财政赤字风险的防范措施第48-56页
   ·政府行为的合理化第48-49页
     ·选择适当的财政政策第48页
     ·控制政府不必要开支第48-49页
   ·在保持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情况下增加财政收入第49-50页
     ·经济发展是保障第49页
     ·改革和完善税制第49页
     ·加强税收征管第49-50页
   ·加强财政赤字风险研究,建立健全财政赤字预警机制和控制体系第50-52页
     ·加强财政赤字数据统计的真实性第50页
     ·财政赤字风险责任明确化第50-51页
     ·建立财政赤字风险预警机制第51页
     ·建立财政赤字风险评估和控制体系第51-52页
   ·加强债务风险的控制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加强国债风险的控制第52页
     ·加强地方债务风险控制第52-53页
     ·建立债务风险预警机制第53页
   ·加强政府或有负债管理第53-54页
   ·更新财政风险观念,树立风险意识和忧患意识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9页
后记第59页

论文共59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我国公益性捐赠税收优惠制度研究
下一篇:我国税收流失问题及治理对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