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文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引言 | 第8-11页 |
一、案情经过 | 第9-10页 |
二、法院判决 | 第10页 |
三、此案中所涉及的问题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"性骚扰"的内涵及侵害的客体 | 第11-15页 |
一、"性骚扰"的内涵 | 第11-13页 |
二、"性骚扰"侵害的客体 | 第13-15页 |
第二章 性骚扰的构成要件 | 第15-18页 |
一、主体条件:实施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行为能力 | 第15页 |
二、主观条件:实施者主观上有过错,且一般是故意 | 第15-16页 |
三、客体要件:必须有受到侵害的社会关系 | 第16页 |
四、客观要件:有对受害者实施性骚扰的行为和有损害事实的发生 | 第16-17页 |
五、因果要件:损害结果和性骚扰行为之间存在因果关系 | 第17-18页 |
第三章 当前我国在处理性骚扰问题中的困境 | 第18-20页 |
一、处理性骚扰问题缺乏充分的法律依据 | 第18页 |
二、受理后取证困难 | 第18页 |
三、被害人自身因素造成案件的调查或处理困难 | 第18-19页 |
四、社会民众因素加剧了侵害人的主观恶性 | 第19页 |
五、惩罚力度不够造成对侵害人的震慑作用不足 | 第19-20页 |
第四章 应对性骚扰问题的现有法律救济措施及建议 | 第20-25页 |
一、现有的法律救济措施 | 第20-21页 |
(一) 国外的法律救济措施 | 第20页 |
(二) 我国的法律救济措施 | 第20-21页 |
二、应对性骚扰问题的建议 | 第21-25页 |
(一) 完善立法 | 第21-22页 |
(二) 完善司法 | 第22页 |
(三) 建立性骚扰的社会防范机制 | 第22-23页 |
(四) 明确对性骚扰受害者的救济途径 | 第23-25页 |
结束语 | 第25-2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26-28页 |
致谢 | 第28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