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7页 |
Abstract | 第7-13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3-35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13-14页 |
·自律可信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4-31页 |
·可信性研究现状 | 第14-18页 |
·自律计算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8-23页 |
·自律可信模型研究现状 | 第23-24页 |
·自律可信关键属性的研究现状 | 第24-30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30-31页 |
·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目标 | 第31-32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32页 |
·本文研究内容与组织结构 | 第32-35页 |
第2章 基于SM-PEPA的分布式关键任务系统自律可信性模型 | 第35-53页 |
·引言 | 第35-36页 |
·分布式关键任务系统自律可信性的属性 | 第36-39页 |
·自省属性 | 第37-38页 |
·自恢复属性 | 第38页 |
·自毁属性 | 第38-39页 |
·其它self-~*属性 | 第39页 |
·自律可信性的SM-PEPA模型 | 第39-44页 |
·状态转移模型 | 第39-41页 |
·SM-PEPA形式化语言 | 第41-42页 |
·基于SM-PEPA的自律可信性模型 | 第42-44页 |
·分布式关键任务系统自律可信性的量化 | 第44-47页 |
·模型的求解 | 第44-46页 |
·自律可信性指数 | 第46-47页 |
·模型参数的效应分析 | 第47-51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51-53页 |
第3章 面向分布式关键任务系统的分层自省方法 | 第53-70页 |
·引言 | 第53-54页 |
·自省过程的反馈控制结构 | 第54-56页 |
·自律反馈控制环Ms-MAPE | 第54-55页 |
·自律化预处理 | 第55-56页 |
·一种分层自省框架结构 | 第56-60页 |
·局部自省结构 | 第57-59页 |
·全局自省结构 | 第59-60页 |
·基于π演算的自省过程验证 | 第60-68页 |
·π演算简介 | 第61-63页 |
·局部自省描述 | 第63-64页 |
·全局自省描述 | 第64-66页 |
·一个自省过程的描述与验证 | 第66-68页 |
·与现有工作的比较 | 第68-69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69-70页 |
第4章 基于PEPA流近似的分布式关键任务系统自恢复分析方法 | 第70-89页 |
·引言 | 第70-71页 |
·自恢复的结构 | 第71-74页 |
·自恢复的需求 | 第71页 |
·自律可信性系统具备的条件 | 第71-72页 |
·自恢复单元的抽象结构 | 第72-73页 |
·自恢复的周期 | 第73-74页 |
·自恢复过程的基础性假设 | 第74页 |
·自恢复分析方法 | 第74-78页 |
·自恢复的分析流程 | 第74-75页 |
·基于PEPA的自恢复形式化描述 | 第75-78页 |
·求解面临的问题 | 第78页 |
·PEPA的流近似语义 | 第78-79页 |
·恢复过程的求解与分析 | 第79-87页 |
·模型的流近似处理 | 第80-81页 |
·模型的求解 | 第81-84页 |
·自恢复过程的量化分析 | 第84-87页 |
·与已有成果的对比 | 第87-88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88-89页 |
第5章 基于细胞凋亡启发的分布式关键任务系统自毁方法 | 第89-106页 |
·引言 | 第89-90页 |
·基于细胞凋亡启发的自毁结构 | 第90-94页 |
·细胞凋亡机制简介 | 第90-91页 |
·系统自毁条件的设定 | 第91页 |
·自毁结构的建立 | 第91-93页 |
·自毁吞噬过程的实现 | 第93-94页 |
·自毁的漏毁与误毁分析 | 第94-95页 |
·基于MRSPN的自毁过程分析 | 第95-105页 |
·MRSPN简介 | 第96-98页 |
·基于MRSPN的自毁模型描述 | 第98-99页 |
·自毁模型的求解 | 第99-101页 |
·实验与分析 | 第101-105页 |
·本章小结 | 第105-106页 |
结论 | 第106-10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108-119页 |
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| 第119-122页 |
致谢 | 第12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