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交通运输经济论文--旅游经济论文--中国旅游事业论文

中国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研究

中文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4页
中文文摘第4-6页
目录第6-9页
绪论第9-21页
 1 研究背景第9-11页
 2 研究意义第11-13页
   ·论意义第11页
   ·实践意义第11-13页
 3 国内外国家公园研究进展第13-17页
   ·国外研究进展第13-15页
   ·国内研究现状第15-17页
   ·研究述评第17页
 4 研究内容、方法、技术路线第17-21页
   ·研究内容第17页
   ·研究方法第17-19页
     ·文献研究第17页
     ·田野调查第17-18页
     ·访谈讨论第18页
     ·分析综合第18-19页
   ·技术路线第19-21页
第一章 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的理论研究第21-27页
 1 理论基础第21-22页
   ·可持续发展理论第21页
   ·人地关系理论第21页
   ·系统控制理论第21-22页
   ·景观生态学理论第22页
 2 相关概念界定第22-27页
   ·国家公园的基本概念第22-24页
   ·国家公园的资源特性第24页
   ·国家公园的价值第24页
   ·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第24-27页
第二章 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的构建第27-49页
 1 国家公园评价体系构建的作用第27页
 2 国家公园评价体系构建的原则第27-28页
   ·保护性与发展性原则第27页
   ·综合性与针对性原则第27-28页
   ·生态性与社会性原则第28页
   ·科学性与应用性原则第28页
 3 国家公园评价指标的选取第28-36页
   ·国外国家公园的基本特征第28-32页
   ·国内国家公园的准入标准第32-36页
 4 国家公园评价体系的构建第36-40页
   ·体系建立第36-38页
   ·指标说明第38-40页
 5 权重的确定第40-42页
   ·层次分析法第40-41页
   ·确定权重第41-42页
 6 建立国家公园评分标准第42-48页
 7 评估等级第48-49页
第三章 福州国家森林公园实证研究第49-57页
 1 国家森林公园的发展现实第49页
 2 福州国家森林公园的评价依据第49-50页
   ·保护与发展的两难境地第49-50页
   ·协调更多矛盾的需要第50页
   ·区域代表性和研究便利性第50页
 3 福州国家森林公园评价第50-57页
   ·基本状况第50-52页
   ·评价结果、分析、建议第52-57页
第四章 我国国家公园的建设与发展第57-63页
 1 建立与管理第57-58页
   ·设立程序第57-58页
   ·管理机构第58页
 2 保护与发展第58-60页
   ·资源保护策略第58-59页
   ·游憩发展途径第59-60页
 3 支持与协调第60-63页
   ·政府主导第60-61页
   ·多方协作第61-63页
第五章 结论与展望第63-67页
 1 研究的结论分析第63-64页
 2 研究创新与欠缺第64页
 3 后续研究的建议第64-67页
附录1第67-69页
附录2第69-75页
附录3第75-77页
参考文献第77-83页
个人简历第83-8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第84-85页
致谢第85页

论文共8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福建省旅游目的地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分形研究
下一篇:基于同步协调判别法的厦门市旅游可持续发展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