低碳建筑市场良性供需互动体系的构建
中文摘要 | 第1-4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-8页 |
1 绪论 | 第8-15页 |
·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背景 | 第8页 |
·课题研究的意义 | 第8-9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9-12页 |
·国外相关研究 | 第9-10页 |
·国内相关研究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目的及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目的 | 第12页 |
·研究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3页 |
·技术路线 | 第13-15页 |
2 低碳建筑的内在属性分析 | 第15-18页 |
·低碳建筑的界定 | 第15页 |
·低碳建筑的内涵 | 第15-16页 |
·低碳建筑的内在属性分析 | 第16-18页 |
·低碳建筑的物质属性 | 第16-17页 |
·低碳建筑的商品属性 | 第17-18页 |
3 低碳建筑市场供需分析 | 第18-26页 |
·理论基础——市场供需理论 | 第18页 |
·低碳建筑市场的构成 | 第18-20页 |
·核心市场主体 | 第19-20页 |
·辅助市场主体 | 第20页 |
·低碳建筑市场供需主体的现状分析 | 第20-21页 |
·低碳建筑市场供需不足的原因分析 | 第21-24页 |
·低碳建筑的外部性 | 第21-22页 |
·低碳建筑的市场信息不对称 | 第22页 |
·低碳建筑需求主体动力缺乏 | 第22-23页 |
·低碳建筑供应主体缺乏动力 | 第23-24页 |
·低碳建筑市场供需不足的深层原因探究 | 第24-26页 |
·低碳建筑自身“低碳性”表现不明显 | 第24-25页 |
·政府职能缺位导致市场机制不完善 | 第25-26页 |
4 低碳建筑自身“低碳性”不强的解决方案 | 第26-37页 |
·从物质构成角度降低建筑的碳排量 | 第26-30页 |
·低碳建筑的碳排量 | 第26-27页 |
·低碳建筑的物质构成 | 第27页 |
·从物质构成角度降低建筑碳排量 | 第27-30页 |
·从开发阶段间互动性管理角度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| 第30-37页 |
·低碳建筑的各开发阶段划分 | 第30-31页 |
·低碳建筑各开发阶段间的互动研究 | 第31-35页 |
·从开发阶段间互动管理角度实现建筑的低碳化 | 第35-37页 |
5 构建低碳建筑的供需互动体系 | 第37-47页 |
·低碳建筑市场供需互动研究 | 第37-39页 |
·低碳建筑市场供给对需求的制约及刺激 | 第37-38页 |
·低碳建筑的需求对供给的制约及刺激 | 第38-39页 |
·世界各国发展低碳建筑的经验 | 第39-41页 |
·我国低碳建筑市场良性供需互动体系的构建 | 第41-47页 |
·低碳建筑良性供需互动体系的构建 | 第42-44页 |
·各开发主体在供需互动体系中的作用 | 第44-47页 |
6 结论与展望 | 第47-49页 |
·结论 | 第47页 |
·展望 | 第47-49页 |
致谢 | 第49-5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0-52页 |
附录 | 第52页 |
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| 第52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