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南民族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投资分析
摘要 | 第1-4页 |
Abstract | 第4-8页 |
导论 | 第8-16页 |
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| 第8-9页 |
一、背景 | 第8页 |
二、意义 | 第8-9页 |
第二节 国内外粮食生产技术投资文献综述 | 第9-15页 |
一、国外文献 | 第9-13页 |
二、国内文献 | 第13-15页 |
第三节 主要研究思路和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一章 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的经济学分析 | 第16-23页 |
第一节 农业技术进步 | 第16-17页 |
一、农业技术进步的内涵 | 第16-17页 |
二、农业技术进步的作用 | 第17页 |
第二节 粮食生产技术投资主体 | 第17-20页 |
一、政府 | 第18页 |
二、企业 | 第18-19页 |
三、农户 | 第19-20页 |
第三节 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的效应 | 第20页 |
一、粮食技术进步产生的影响 | 第20页 |
二、粮食技术投资的供求关系 | 第20页 |
第四节 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的必要性 | 第20-23页 |
一、农业技术对经济增长的贡献 | 第20-22页 |
二、技术进步对粮食安全的作用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西南民族地区粮食技术投资的历史和现状 | 第23-39页 |
第一节 西南民族地区农业技术发展历程 | 第24-28页 |
一、奠定基础时期 | 第24-26页 |
二、恢复发展时期 | 第26页 |
三、全面改革新时期 | 第26-28页 |
第二节 粮食生产技术投资存在的问题 | 第28-35页 |
一、政府的问题 | 第28-33页 |
二、企业的问题 | 第33-34页 |
三、农户的问题 | 第34-35页 |
第三节 粮食生产技术投资问题产生的原因 | 第35-39页 |
一、地区发展的博弈 | 第35-36页 |
二、企业投资的选择 | 第36-37页 |
三、农户内外条件 | 第37-39页 |
第三章 西南民族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的特殊性 | 第39-46页 |
第一节 粮食生产的外部性决定国家财政投资为主 | 第39-40页 |
第二节 西南民族地区粮食生产条件 | 第40-42页 |
一、地理环境 | 第40-41页 |
二、农业基础 | 第41-42页 |
第三节 生产条件决定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的方向 | 第42-46页 |
一、农业基础的投资 | 第42-45页 |
二、因地制宜的科研投资 | 第45页 |
三、市场需求产品的投资 | 第45-46页 |
第四章 西南民族地区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的建议 | 第46-51页 |
第一节 发挥粮食技术投资主体的作用 | 第46-48页 |
一、加大政府技术投资力度 | 第46-47页 |
二、鼓励企业和农户的投入 | 第47-48页 |
第二节 优化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结构 | 第48-51页 |
一、加大我国粮食生产技术投资的研究投入 | 第48-49页 |
二、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政府粮食投资运行体系 | 第49页 |
三、有效整合财政支农资金 | 第49-5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1-55页 |
后记 | 第55-56页 |
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