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信贷论文

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问题研究

摘要第1-3页
Abstract第3-7页
绪论第7-9页
 一、选题背景和意义第7-8页
 二、研究思路和方法第8页
 三、本文的创新之处和不足第8-9页
第一章 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9-19页
 第一节 循环经济概述第9-14页
  一、循环经济内涵和三原则第9页
  二、循环经济与传统经济的比较第9-12页
  三、循环经济的发展战略第12-14页
 第二节 循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第14-16页
  一、经济与金融的关系第14-15页
  二、循环经济与金融的关系第15-16页
 第三节 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必要性第16-19页
  一、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第16-17页
  二、循环经济主体需要金融支持和引导第17页
  三、循环经济的产业化引致的金融需求第17-19页
第二章 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第19-33页
 第一节 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及问题第19-20页
  一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第19-20页
  二、我国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第20页
 第二节 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及现状第20-23页
  一、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历程第20-21页
  二、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现状第21-23页
 第三节 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第23-28页
  一、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较差第23-24页
  二、对循环经济的投资不足第24-25页
  三、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支持的规模偏小第25-27页
  四、循环经济的融资渠道狭窄第27页
  五、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支持的风险较高第27-28页
 第四节 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第28-33页
  一、现有的金融政策与循环经济发展存在严重冲突第28-29页
  二、政府对循环经济发展支持不力第29页
  三、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发展缺少有效支持第29-30页
  四、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支持力度不够第30-31页
  五、信用环境欠佳及担保机制不健全第31页
  六、未能建立适应循环经济发展的风险投资机制第31-33页
第三章 促进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环境建设第33-39页
 第一节 金融机构应遵循赤道原则第33-37页
  一、赤道原则内涵及适用范围第33-34页
  二、赤道原则的双重作用第34-36页
  三、赤道原则在中国的实践第36-37页
 第二节 保持稳定和谐的金融生态环境第37-39页
  一、改善社会信用环境第37-38页
  二、建立并完善循环经济产业贷款担保机制第38-39页
第四章 完善我国金融支持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建议第39-51页
 第一节 加大政府支持力度第39-40页
  一、设立循环经济专项资金第39页
  二、优化税收结构第39-40页
 第二节 中国人民银行应进一步推动循环经济的发展第40-41页
  一、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第40页
  二、将环保认证、环保事故纳入人民银行企业征信系统第40-41页
  三、推动排污权交易市场的发展第41页
 第三节 加大商业性金融机构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第41-45页
  一、充分利用开发性金融对循环经济发展的支持第41-43页
  二、全国性商业银行应加大对循环经济信贷投放第43-44页
  三、中小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第44-45页
 第四节 加大资本市场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第45-48页
  一、加大股票市场对循环经济的支持力度第45页
  二、创立专门的循环经济基金第45页
  三、发行公债第45-48页
 第五节 充分利用其它融资手段第48-51页
  一、有效利用项目融资方式第48-49页
  二、调整风险投资运行机制第49页
  三、充分利用国外资本第49-51页
参考文献第51-53页
致谢第53-54页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第54-55页
摘要第55-58页
Abstract第58-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投资者保护、产品市场竞争与信息披露质量
下一篇:我国低利率政策对新疆经济的影响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