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西医结合治疗咳嗽变异型哮喘的临床观察
英文缩略词表 | 第1-5页 |
中文摘要 | 第5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前言 | 第8-9页 |
文献综述 | 第9-28页 |
一、咳嗽变异型哮喘的现代医学研究进展 | 第9-18页 |
(一) CVA的概念与起源 | 第9页 |
(二) 临床表现 | 第9-10页 |
(三) 流行病学 | 第10页 |
(四) 病因及发病机理 | 第10-12页 |
(五) 诊断标准 | 第12-13页 |
(六) 相关辅助检查 | 第13-14页 |
(七) 鉴别诊断 | 第14-16页 |
(八) 治疗 | 第16-18页 |
(九) 预后 | 第18页 |
二、咳嗽变异性哮喘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| 第18-28页 |
(一) 关于中医病名 | 第18-19页 |
(二) 病性与病位 | 第19-21页 |
(三) 病因病机 | 第21-23页 |
(四) 辨证论治 | 第23-24页 |
(五) 治则治法 | 第24-26页 |
(六) 小结 | 第26-28页 |
临床观察 | 第28-39页 |
一、临床资料 | 第28-29页 |
(一) 病例来源 | 第28页 |
(二) 病例诊断标准 | 第28页 |
(三) 试验标准 | 第28-29页 |
二、一般资料 | 第29-30页 |
三、治疗方法 | 第30页 |
四、观察指标 | 第30-39页 |
(一) 安全性观测 | 第30-31页 |
(二) 疗效性观测 | 第31页 |
(三) 观测时间 | 第31页 |
(四) 实验室指标检测方法 | 第31-32页 |
(五) 疗效评定标准 | 第32-33页 |
(六) 统计学处理 | 第33页 |
(七) 结果 | 第33-39页 |
讨论 | 第39-43页 |
一、基本发病机理及立法依据 | 第39-40页 |
二、组方分析 | 第40-41页 |
三、组方的现代药理研究 | 第41页 |
四、研究结果分析 | 第41-42页 |
五、本课题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| 第42-43页 |
(一) 存在的问题 | 第42页 |
(二) 展望 | 第42-43页 |
结论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-45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5-51页 |
个人简历 | 第5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