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1 绪论 | 第10-18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10-12页 |
·研究现状 | 第12-16页 |
·黄河下游淤区围堤加固技术研究现状 | 第12-14页 |
·生态袋应用现状 | 第14-15页 |
·植被护坡研究现状 | 第15-16页 |
·本文主要的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·主要研究内容 | 第16页 |
·拟采用技术路线 | 第16-18页 |
2 山东德州段黄河放淤固堤工程施工情况调研 | 第18-23页 |
·山东德州段黄河堤防放淤固堤工程概况 | 第19-20页 |
·堤段现状 | 第19页 |
·放淤填筑设计及施工情况 | 第19-20页 |
·水文地质概况 | 第20-22页 |
·自然条件 | 第20-21页 |
·地形地貌 | 第21页 |
·地层岩性 | 第21-22页 |
·德州段黄河堤防放淤固堤工程施工存在的问题 | 第22-23页 |
3 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加固试验方案设计 | 第23-34页 |
·现场试验设计 | 第23-31页 |
·现场试验概况 | 第23-24页 |
·现场试验设备 | 第24-26页 |
·现场仪器布设 | 第26-28页 |
·耐特龙柔性生态袋布置方案设计 | 第28-31页 |
·生态袋所需草种选择 | 第31-34页 |
·边坡绿化草种 | 第31-33页 |
·草种添加剂 | 第33-34页 |
4 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力学与摩擦试验及结果分析 | 第34-44页 |
·土样基本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| 第34-36页 |
·取样位置及方法 | 第34页 |
·室内试验 | 第34-35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5-36页 |
·耐特龙柔性生态袋物理力学性能试验 | 第36-38页 |
·试验依据 | 第36页 |
·试样制备 | 第36页 |
·室内试验 | 第36-38页 |
·试验结果 | 第38页 |
·耐特龙柔性生态袋摩擦性能试验 | 第38-44页 |
·试验材料 | 第38-39页 |
·试验原理及方法 | 第39页 |
·试验结果分析 | 第39-44页 |
5 耐特龙柔性生态围堤加固试验现场监测结果分析 | 第44-64页 |
·监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 | 第44-47页 |
·监测资料收集 | 第44页 |
·原始观测资料误差分析 | 第44-45页 |
·填表和绘图 | 第45-46页 |
·监测数据处理 | 第46-47页 |
·初步分析和异常值判识 | 第47页 |
·地表变形监测结果分析 | 第47-57页 |
·水平变形监测结果 | 第49-51页 |
·表面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| 第51-57页 |
·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| 第57-60页 |
·深部位移监测计算公式 | 第57-58页 |
·深部位移监测结果 | 第58-59页 |
·深部位移监测结果分析 | 第59-60页 |
·土压力监测 | 第60-62页 |
·土压力计的计算公式 | 第60页 |
·土压力监测结果 | 第60-61页 |
·土压力监测结果分析 | 第61-62页 |
·渗压水位监测 | 第62页 |
·渗压计的计算公式 | 第62页 |
·渗压计监测结果 | 第62页 |
·小结 | 第62-64页 |
6 NaturwallTM柔性生态围堤稳定性计算与效益分析 | 第64-69页 |
·稳定性分析理论基础 | 第64-65页 |
·建模及计算参数选取 | 第65-66页 |
·计算结果分析 | 第66-67页 |
·效益分析 | 第67-68页 |
·小结 | 第68-69页 |
7 结论和展望 | 第69-71页 |
·结论 | 第69-70页 |
·展望 | 第70-71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1-73页 |
致谢 | 第7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