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能源与动力工程论文--蒸汽动力工程论文--蒸汽锅炉论文--各种类型锅炉论文--燃煤锅炉论文

循环流化床锅炉脱硝的数值模拟和实验研究

中文摘要第1页
英文摘要第4-8页
第一章 引言第8-18页
   ·研究背景第8-9页
   ·氮氧化物的危害第9-10页
   ·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第10-11页
   ·氮氧化物的污染现状及脱硝政策第11-12页
     ·氮氧化物的污染现状第11-12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的脱硝政策第12页
   ·氮氧化物污染治理发展状况第12-14页
     ·低NOX 控制方法综述第12-13页
     ·国内外氮氧化物污染治理发展状况第13-14页
   ·数值模拟的发展及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  ·数值模拟的发展概况第14页
     ·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4-15页
   ·数值模拟的意义第15-16页
   ·本文的研究内容和意义第16-18页
     ·研究内容第16-17页
     ·研究意义第17-18页
第二章 煤焦还原 NO 的动力学研究第18-28页
   ·煤焦还原NO 的实验条件及原理第18-21页
     ·煤焦的制备第18页
     ·煤焦还原NO 实验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系统图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原理第19-20页
     ·实验工况及数据处理第20-21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工况第20页
       ·实验数据处理第20-21页
   ·纳米TiO_2影响煤焦还原NO 的动力学研究第21-26页
     ·实验步骤第21页
     ·实验结果与分析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·无氧条件下纯煤焦还原NO 的结果第21-22页
       ·无氧条件下煤焦与TiO_2 混合物还原NO 的实验结果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·有氧条件下煤焦还原NO 的实验结果第24-26页
   ·煤焦还原NO 的反应级数第26-28页
第三章 煤焦还原 NO 反应未反应收缩核模型研究及机理探讨第28-37页
   ·未反应收缩核模型研究第28-34页
     ·未反应收缩核模型在煤焦还原NO 机理中的应用第28-31页
       ·表面化学反应控制阶段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·产物扩散层控制阶段第29-31页
     ·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计算第31-34页
       ·不同温度下的缩核模型研究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·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的计算第33-34页
   ·纳米二氧化钛催化燃烧脱硝的机理探讨第34-37页
     ·比表面积分析第34页
     ·比表面积分析结果及讨论第34-37页
第四章 模型综述和循环流化床锅炉特性第37-44页
   ·模型综述第37-40页
     ·研究气固两相流的两大经典方法第37页
     ·湍流模型第37页
     ·湍流的非预混燃烧模型第37-38页
     ·湍流化学反应PDF 模拟第38-39页
     ·NOX 生成模型第39-40页
     ·辐射模型第40页
   ·循环流化床(CFB)锅炉特性第40-44页
     ·CFB 锅炉的特点第40-41页
     ·CFB 锅炉燃烧过程第41页
     ·CFB 锅炉燃烧的优缺点第41页
     ·CFB 锅炉NO 和N_2O 生成规律第41-42页
     ·CFB 锅炉NOX 减排第42-44页
第五章 循环流化床锅炉介绍及数值模拟第44-55页
   ·锅炉的介绍第44-46页
     ·锅炉简介第44页
     ·锅炉的主要技术规范第44-46页
   ·循环流化床锅炉炉膛数值模拟与结果分析第46-55页
     ·炉膛求解域及网格划分及边界条件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·炉膛求解域及网格划分第47-48页
       ·炉膛边界条件的设置第48-49页
     ·炉膛燃烧的数值模拟第49-52页
     ·锅炉燃烧有无添加剂对NO 排放影响的数值模拟第52-54页
       ·采用实验煤种有无添加剂的数值模拟第52-53页
       ·采用电厂煤种有无添加剂的数值模拟第53-54页
     ·小结第54-55页
第六章 结论与展望第55-57页
   ·结论第55-56页
   ·展望第56-57页
参考文献第57-61页
致谢第61-62页
在校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第62页

论文共62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O2/CO2燃烧方式下300MW煤粉锅炉设计
下一篇:乌海热电厂200MW汽轮机组冷端系统运行优化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