我国公司债券评级问题研究
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10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10-13页 |
·研究目的和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2页 |
·国内研究现状 | 第12页 |
·研究方法 | 第12页 |
·创新点 | 第12-13页 |
第2章 资信评级概述 | 第13-17页 |
·资信评级的定义及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资信评级的定义及内涵 | 第13页 |
·资信评级的作用 | 第13-14页 |
·公司债券评级的定义及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公司债券评级的定义 | 第14页 |
·公司债券评级的作用 | 第14-15页 |
·资信评级理论 | 第15-17页 |
第3章 成熟国家信用评级业状况及启示 | 第17-22页 |
·美国信用评级业的历史 | 第17-18页 |
·评级程序 | 第18-19页 |
·美国公司债券评级方法 | 第19-21页 |
·行业分析 | 第19页 |
·财务分析 | 第19-21页 |
·美国公司债券评级对我国的启示 | 第21-22页 |
·实现评级机构的独立性 | 第21页 |
·科学合理的评级方法 | 第21-22页 |
第4章 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状况及问题 | 第22-31页 |
·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过程 | 第22-23页 |
·我国公司债券评级体系基本构成 | 第23-27页 |
·我国公司债券评级程序 | 第23-25页 |
·我国公司债券评级指标体系 | 第25-26页 |
·我国公司债券级别表示 | 第26-27页 |
·我国公司债券评级现阶段的特点 | 第27页 |
·评级机构已初具规模 | 第27页 |
·信用评级评级方法和指标体系初步建立 | 第27页 |
·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| 第27-31页 |
·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| 第27-28页 |
·对债券评级的认识不足 | 第28页 |
·多头监管 | 第28-29页 |
·评级机构缺乏独立性 | 第29页 |
·评级质量不高 | 第29-30页 |
·信用评级专业人才缺乏 | 第30-31页 |
第5章 完善我国公司债券评级发展的建议 | 第31-38页 |
·逐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| 第31-32页 |
·加强信用评级市场管理的法制建设 | 第31页 |
·加强各部门协调管理 | 第31-32页 |
·规范信用评级行业 | 第32-34页 |
·建立主要债权人监控下的信用评级制度 | 第32-33页 |
·参与公司经营管理 | 第33页 |
·实行双评级制度 | 第33页 |
·建立行业自律组织 | 第33-34页 |
·加强评级机构的自身建设 | 第34-35页 |
·改进评级方法,完善评级指标体系 | 第34页 |
·建立风险补偿机制 | 第34页 |
·提高评级人员专业素质 | 第34-35页 |
·做好保密措施 | 第35页 |
·完善对信用评级机构的监管 | 第35-38页 |
·成立独立的监管机构 | 第35-36页 |
·对评级机构实行全面的监管 | 第36-38页 |
结语 | 第38-39页 |
参考文献 | 第39-41页 |
致谢 | 第4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