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9页 |
引论 | 第9-10页 |
第1章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与人大代表 | 第10-19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概述 | 第10-17页 |
·起源 | 第10-13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历史沿革 | 第13-15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 | 第15-16页 |
·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政治制度 | 第16-17页 |
·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·人大代表的产生 | 第17页 |
·人大代表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关系 | 第17-19页 |
第2章 人大代表的职能 | 第19-27页 |
·人大代表职能概述 | 第19-21页 |
·人大代表的参与决策作用 | 第19页 |
·人大代表的监督协助作用 | 第19-20页 |
·人大代表的桥梁纽带作用 | 第20页 |
·人大代表的模范带头作用 | 第20-21页 |
·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 | 第21-25页 |
·人大代表的权利 | 第21-23页 |
·人大代表的义务 | 第23-25页 |
·人大代表履职不力的表现 | 第25-27页 |
第3章 人大代表的素质 | 第27-33页 |
·人大代表素质概述 | 第27-28页 |
·人大代表素质问题的理性分析 | 第28-33页 |
·制度层面 | 第28-32页 |
·非制度层面 | 第32-33页 |
第4章 从提高人大代表素质到充分发挥代表职能的途径 | 第33-42页 |
·客观方面 | 第33-36页 |
·代表构成优化 | 第33页 |
·代表准入限制和竞选制度 | 第33-35页 |
·代表素质培训 | 第35页 |
·选民对代表的监督 | 第35-36页 |
·主观方面 | 第36-37页 |
·提高代表自身整体素质 | 第36页 |
·增强代表意识 | 第36-37页 |
·专职人大代表制度设想 | 第37-42页 |
·专职代表制度的利弊 | 第37-39页 |
·专职代表制度的可行性 | 第39-40页 |
·专职代表制度设计 | 第40-42页 |
结论 | 第42-43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3-44页 |
致谢 | 第4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