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8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8-13页 |
·引言 | 第8页 |
·自由空间光通信的特点 | 第8-9页 |
·自由空间光通信的发展状况 | 第9-10页 |
·精跟踪伺服系统的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·本论文研究目的及主要内容 | 第11-13页 |
第2章 精跟踪单元中的光电探测器选择与技术指标 | 第13-18页 |
·精跟踪光电探测器的选择 | 第13-17页 |
·电荷耦合器件(CCD) | 第13-15页 |
·位置敏感器件 | 第15页 |
·四象限探测器 | 第15页 |
·本单元所选探测器种类 | 第15-17页 |
·精跟踪系统的技术指标 | 第17-18页 |
·精跟踪单元采样频率 | 第17页 |
·精跟踪视场 | 第17-18页 |
第3章 基于QD光斑检测的原理及特性分析 | 第18-29页 |
·四象限探测器检测原理及常用结算方法 | 第18-21页 |
·四象限探测器特性分析 | 第21-23页 |
·四象限探测器的空间分辨率 | 第21-22页 |
·四象限探测器跟踪范围分析 | 第22-23页 |
·QD位置检测灵敏度特性分析 | 第23页 |
·影响四象限探测器性能的若干因素 | 第23-29页 |
·光斑大小对四象限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| 第23-25页 |
·光斑位置对QD检测性能的影响 | 第25页 |
·背景光对四象限探测器性能的影响 | 第25-26页 |
·光斑形状对光斑检测精度的影响 | 第26-29页 |
第4章 基于QD的红外激光光斑位置精密检测单元的设计 | 第29-44页 |
·QD检测单元焦距的确定 | 第29-30页 |
·电路总体参数设定 | 第30-31页 |
·电路各级带宽 | 第30页 |
·电路总放大倍数的设定 | 第30-31页 |
·电路总体分辨率的设定 | 第31页 |
·前端信号处理模块 | 第31-36页 |
·四象限探测器工作模式 | 第31-33页 |
·前端信号放大电路的设计 | 第33-36页 |
·偏移量模拟解调模块的设计 | 第36-38页 |
·偏移量模拟电路设计 | 第36-37页 |
·偏移量放大电路 | 第37-38页 |
·数据采集及传输单元的设计 | 第38-41页 |
·上位机数字信号处理单元设计 | 第41-44页 |
·静态噪声测试 | 第41-42页 |
·极限灵敏度下滤波测试 | 第42-44页 |
第5章 基于QD的红外激光光斑位置精密检测单元性能测试 | 第44-49页 |
·探测范围测试 | 第44页 |
·空间分辨率 | 第44-45页 |
·光斑大小对QD检测性能影响的测试 | 第45-46页 |
·背景光对QD探测性能影响的测试 | 第46-47页 |
·信号源对QD检测性能影响的测试 | 第47-49页 |
第6章 QD检测实验系统 | 第49-54页 |
·QD静态检测实验系统 | 第49-51页 |
·QD静态检测实验系统平台 | 第49-50页 |
·QD静态检测试验系统实验原理 | 第50页 |
·极限灵敏度下的分辨率测试 | 第50-51页 |
·QD动态检测实验系统平台 | 第51-54页 |
结论 | 第54-55页 |
致谢 | 第55-56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6-5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