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8页 |
Abstract | 第8-10页 |
英文缩写词表 | 第10-11页 |
第一章 前言 | 第11-24页 |
·铜、镍、铬离子的污染和危害情况 | 第11-12页 |
·铜的污染来源及危害 | 第11页 |
·镍的污染来源及危害 | 第11-12页 |
·铬的污染来源及危害 | 第12页 |
·天然高分子重金属吸附剂的研究概况 | 第12-22页 |
·淀粉基絮凝剂和重金属螯合剂 | 第13-14页 |
·纤维素基吸附剂 | 第14-16页 |
·壳聚糖基吸附剂 | 第16-19页 |
·魔芋葡甘聚糖的改性及其在环保方面的应用 | 第19-22页 |
·本实验的研究意义和思路 | 第22-24页 |
·研究意义 | 第22-23页 |
·研究思路 | 第23-24页 |
第二章 交联氨基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 | 第24-34页 |
·材料与仪器 | 第24页 |
·实验原料与试剂 | 第24页 |
·实验仪器设备 | 第24页 |
·交联氨基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 | 第24-26页 |
·交联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 | 第24-25页 |
·3-氯-2-羟基丙基交联魔芋葡甘聚糖醚的制备 | 第25页 |
·交联氨基魔芋葡甘聚糖的制备 | 第25-26页 |
·结果讨论与分析 | 第26-33页 |
·交联魔芋葡甘聚糖制备工艺优化 | 第26-28页 |
·3-氯-2-羟基丙基交联魔芋葡甘聚糖醚醚化条件探讨 | 第28-30页 |
·交联氨基魔芋葡甘聚糖制备条件探讨 | 第30-33页 |
·小结 | 第33-34页 |
第三章 交联氨基魔芋葡甘聚糖及中间产物的表征 | 第34-39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4页 |
·原料与试剂 | 第34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4页 |
·测试方法 | 第34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34-39页 |
·红外光谱分析 | 第34-36页 |
·扫描电镜分析 | 第36-37页 |
·X-衍射图谱分析 | 第37-39页 |
第四章 交联氨基魔芋葡甘聚糖对Cu(Ⅱ)、Ni(Ⅱ)、Cr(Ⅵ)的吸附性能研究 | 第39-68页 |
·材料与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实验试剂 | 第39页 |
·实验仪器 | 第39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9-41页 |
·结果分析与讨论 | 第41-66页 |
·不同胺化剂的ACKGM对Cu(Ⅱ)、Ni(Ⅱ)、Cr(Ⅵ)的吸附量 | 第41-42页 |
·溶液pH值的影响 | 第42-44页 |
·TACKGM用量的影响 | 第44-46页 |
·Cu(Ⅱ)、Ni(Ⅱ)、Cr(Ⅵ)溶液的初始浓度对吸附的影响 | 第46-47页 |
·温度对吸附的影响 | 第47-48页 |
·振荡时间对吸附的影响 | 第48-50页 |
·等温吸附 | 第50-56页 |
·吸附热力学参数的计算 | 第56-57页 |
·吸附动力学研究 | 第57-62页 |
·吸附过程表观活化能的计算 | 第62-64页 |
·吸附剂的再生利用 | 第64-65页 |
·吸附机理初探 | 第65-66页 |
·小结 | 第66-68页 |
第五章 结论 | 第68-7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70-78页 |
致谢 | 第78-79页 |
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| 第79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