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美证券稽查机制比较
摘要 | 第1-5页 |
Abstract | 第5-10页 |
前言 | 第10-11页 |
1 证券稽查基础理论 | 第11-17页 |
·证券稽查概说 | 第11-13页 |
·证券稽查的含义 | 第11页 |
·证券稽查的作用 | 第11-12页 |
·证券稽查的原则 | 第12页 |
·证券稽查的内容 | 第12-13页 |
·证券稽查的目标 | 第13页 |
·证券稽查机制的内涵 | 第13页 |
·证券监管体制对应的证券稽查机制 | 第13-17页 |
·证券监管体系的类型 | 第13-15页 |
·证券监管体系的比较 | 第15-16页 |
·证券监管体系下的稽查机制 | 第16-17页 |
2 中美证券稽查机制的产生背景与发展概况 | 第17-22页 |
·美国证券稽查机制的历史变迁 | 第17-19页 |
·早期的无监管和分散监管 | 第17页 |
·经济大萧条催生了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| 第17-18页 |
·证券集中稽查模式的形成 | 第18-19页 |
·中国证券稽查机制的发展阶段 | 第19-22页 |
·分散监管阶段 | 第19-20页 |
·多头监管阶段 | 第20-21页 |
·集中统一监管阶段 | 第21-22页 |
3 中美证券稽查机制比较 | 第22-49页 |
·稽查模式比较 | 第22-26页 |
·美国稽查执法模式的特点 | 第22-24页 |
·中国稽查执法模式的现状 | 第24-26页 |
·执法主体比较 | 第26-33页 |
·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 | 第26-29页 |
·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 | 第29-33页 |
·稽查程序比较 | 第33-40页 |
·美国证券稽查流程 | 第33-34页 |
·美国证券稽查程序中的相关制度 | 第34-37页 |
·中国证券稽查程序 | 第37-39页 |
·中国证券稽查程序的逐步完善 | 第39-40页 |
·执法依据比较 | 第40-43页 |
·美国证券稽查执法法律渊源 | 第40-42页 |
·中国证券稽查执法法律依据 | 第42-43页 |
·稽查权限比较 | 第43-45页 |
·美国证券稽查权力配置 | 第43-44页 |
·中国证券稽查权力配置 | 第44-45页 |
·执法效果比较 | 第45-49页 |
·美国证券执法效果 | 第45-46页 |
·中国证券执法效果 | 第46-49页 |
4 我国证券稽查效率低下的成因分析 | 第49-54页 |
·体制性问题造成稽查困境 | 第49-50页 |
·政治导向 | 第49页 |
·股权双轨 | 第49页 |
·政策市背景 | 第49-50页 |
·利益分野 | 第50页 |
·证监会角色冲突,职能错位 | 第50页 |
·证券执法与司法联动性不强 | 第50-51页 |
·执法权力有限,执法程序不完善 | 第51-52页 |
·证券民事诉讼闲置,集团诉讼机制缺失 | 第52-54页 |
5 完善我国证券稽查机制的建议 | 第54-65页 |
·加强立法,完善多层次证券稽查法律体系 | 第54-55页 |
·重构证监会法律地位,明确监管职能 | 第55-56页 |
·完善“三位一体”稽查体系 | 第56-57页 |
·强化交易所自律监管 | 第57-59页 |
·扩大证监会执法权限,完善执法程序 | 第59-60页 |
·构建证券纠纷多元化解决机制 | 第60-62页 |
·探索中国特色的和解制度 | 第62-63页 |
·强化对执法和稽查者再监管 | 第63-65页 |
后记 | 第65-66页 |
致谢 | 第66-6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67-71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