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1-6页 |
ABSTRACT | 第6-8页 |
缩略词 | 第8-12页 |
1 引言 | 第12-28页 |
·手足口病及EV71 病毒的概况 | 第12页 |
·EV71 流行病学 | 第12-16页 |
·流行历史与现状 | 第12-13页 |
·分子流行病学特点 | 第13-15页 |
·临床表现及易感人群 | 第15-16页 |
·传播途径与流行特征 | 第16页 |
·EV71 的治疗与预防 | 第16-18页 |
·EV71 诊断方法 | 第18-19页 |
·病毒分离培养 | 第18页 |
·中和试验 | 第18-19页 |
·逆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(RT-PCR) | 第19页 |
·酶联免疫吸附试验(ELISA) | 第19页 |
·EV71 生物学特征 | 第19-22页 |
·EV71 的病毒学分类 | 第19-20页 |
·病毒形态及结构 | 第20页 |
·基因组结构 | 第20-21页 |
·特性与培养 | 第21-22页 |
·Vero 细胞 | 第22页 |
·微量培养板培养法与 EV71 病毒增殖的判定 | 第22-24页 |
·本课题的立题依据及意义 | 第24页 |
·实验思路与方案 | 第24-28页 |
·毒株的来源 | 第24-25页 |
·在RD 细胞上进行细胞分离 | 第25页 |
·蚀斑筛选 | 第25页 |
·适应性传代 | 第25-26页 |
·实验技术路线 | 第26-28页 |
2 材料与方法 | 第28-42页 |
·实验材料 | 第28-32页 |
·病毒株、细胞系及实验动物 | 第28页 |
·主要实验试剂 | 第28页 |
·常用试剂配制 | 第28-32页 |
·主要仪器 | 第32页 |
·实验方法 | 第32-42页 |
·Vero 细胞及 RD 细胞的冻存与传代 | 第32-33页 |
·EV71 H6 毒株的分离 | 第33-34页 |
·EV71 H6 株病毒在 Vero 细胞上的筛选与传代 | 第34页 |
·EV71 H6 病毒株的生物学性状 | 第34-35页 |
·病毒理化性质的研究 | 第35-36页 |
·适应毒株的保存及稳定性 | 第36页 |
·病毒滴度的测定 | 第36-37页 |
·Elisa 法检测抗原滴度 | 第37页 |
·适应株的检定 | 第37-39页 |
·EV71 H6 毒株的免疫原性试验 | 第39-42页 |
3 实验结果与分析 | 第42-52页 |
·EV71 H6 毒株的分离 | 第42页 |
·EV71 H6 株病毒在Vero 细胞上的筛选 | 第42-43页 |
·EV71 H6 筛选株在Vero 细胞上的传代适应 | 第43-52页 |
·EV71 H6 株在 Vero 细胞上的传代 | 第43-44页 |
·EV71 病毒株引起 Vero 细胞病变的形态 | 第44-47页 |
·EV71 H6 株最适培养条件的选择 | 第47-48页 |
·病毒理化性质的研究 | 第48-49页 |
·适应毒株的保存及稳定性 | 第49-50页 |
·适应株的检定 | 第50-51页 |
·免疫原性试验 | 第51-52页 |
4 讨论 | 第52-56页 |
5 结论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4页 |
致谢 | 第64-66页 |
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| 第66-67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