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谢 | 第1-7页 |
摘要 | 第7-8页 |
1 文献综述 | 第8-19页 |
·高校与地方政府合作的必要性和必然性 | 第8-9页 |
·高校与地方合作的发展历史 | 第9-12页 |
·国外校地合作的发展 | 第9-12页 |
·国内校地合作的发展 | 第12页 |
·校地合作的模式探索 | 第12-13页 |
·高等农业院校校地合作模式的探索 | 第13-14页 |
·新形势下高校与地方合作的特征与紧迫性 | 第14-17页 |
·新形势下校地合作的特征 | 第14页 |
·新形势下校地合作的紧迫性 | 第14-15页 |
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给高等农业院校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| 第15-17页 |
·校地合作存在问题及解决对策 | 第17-19页 |
2 引言 | 第19-20页 |
·选题背景 | 第19页 |
·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| 第19-20页 |
3 研究材料和方法 | 第20-21页 |
·研究材料 | 第20页 |
·研究的方法 | 第20-21页 |
4 河南农业大学与方城县合作发展的实践 | 第21-39页 |
·合作共建历史 | 第21-24页 |
·河南农业大学概况 | 第21-22页 |
·方城县概况 | 第22页 |
·河南农业大学与方城县合作的起因与历程 | 第22-24页 |
·合作共建的内容 | 第24-26页 |
·松散协作阶段 | 第24页 |
·紧密合作阶段 | 第24-25页 |
·质量提升阶段 | 第25-26页 |
·合作成效 | 第26-36页 |
·合作促进了方城县农业发展与升级 | 第26-32页 |
·合作推动了河南农业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与科技创新能力的跃升 | 第32-36页 |
·合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| 第36-39页 |
·存在的问题 | 第36-37页 |
·对策 | 第37-39页 |
·激活新农村建设主体,健全科技培训普及网络 | 第37页 |
·科学规划发展特色产业,实现产业持续高效 | 第37-38页 |
·牵线搭桥、沟通协调 | 第38页 |
·引导农民成立专业经合组织,助推新农村建设 | 第38页 |
·强化校县合作机制,科教富民结硕果 | 第38-39页 |
5 结语 | 第39-40页 |
参考文献 | 第40-42页 |
英文摘要 | 第42-4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