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自然科学总论论文--自然科学理论与方法论论文--科学的哲学原理论文

自由软件运动背景下的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研究

内容摘要第1-8页
Abstract第8-13页
引言第13-20页
 一、自由软件运动及其研究状况第13-15页
 二、本论文的创新及研究意义第15-17页
 三、理论基石:分析自由软件伦理问题的立足点第17页
 四、本论文的基本框架第17-20页
第一章 自由软件运动的兴起第20-52页
 第一节 自由软件运动的诞生和发展第22-35页
     ·无版权软件——自由软件的前身第22-24页
     ·GNU工程——自由软件运动的肇始第24-31页
     ·源运动——自由软件运动的发展第31-34页
     ·市集模式——自由软件的开发模式第34-35页
 第二节 常见的自由软件许可证第35-39页
 第三节 LINUX--开源软件的代名词第39-42页
     ·Linux的发展要从自由软件的发展说起第39-40页
     ·Linux与自由软件的结合第40-41页
     ·Linux系统的应用第41-42页
 第四节 自由软件运动的重要人物简介第42-45页
     ·理查德·马修·斯多尔曼(Richard Matthew Stallman)第42-43页
     ·李纳斯·本纳第克特·托瓦兹(Linus Benedict Torvalds)第43-45页
     ·埃里克·斯蒂芬·雷蒙(Eric Steven Raymond)第45页
 第五节 自由软件运动在我国的发展第45-52页
     ·以Linux研发为中心,自由软件运动在中国的起源第46-47页
     ·自由软件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第47-50页
     ·自由软件运动在中国蓬勃发展的原因第50-52页
第二章 自由软件的伦理精神第52-73页
 第一节 自由、共进——自由软件的伦理精神第52-61页
     ·自由——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的核心第52-55页
     ·共进——自由软件的伦理追求第55-58页
     ·开放和共享——自由软件的基础与实现途径第58-61页
 第二节 自由软件精神与科学伦理精神的互动第61-67页
     ·计算机软件的三种属性第61-63页
     ·传统的科学伦理精神——自由软件伦理精神的历史渊源第63-66页
     ·自由软件精神对科学伦理精神的回馈第66-67页
 第三节 互联网精神——自由软件精神时代引擎第67-73页
     ·互联网的开放与共享,为自由软件构建了坚实的发展平台第67-69页
     ·互联网的自由性,为自由软件的自由提供了道德范例第69-73页
第三章 自由软件的伦理思考第73-99页
 第一节 道义论与后果论,自由软件伦理判断的理论基石第73-89页
     ·道义论(deontologism),基于责任的伦理学理论第74-84页
     ·后果论(Consquentialism)基于行为后果的伦理学理论第84-89页
 第二节 从道义论(义务论)看自由软件运动第89-96页
     ·康德主义评价第89-92页
     ·社会契约论的评价第92-96页
 第三节 从后果论(功利主义)看自由软件第96-99页
第四章 自由软件于民族自主软件的伦理意义第99-109页
 第一节 数字鸿沟第99-102页
     ·数字鸿沟的表现形式第100-101页
     ·自由软件对解决数字鸿沟的努力第101-102页
 第二节 信息文化帝国主义第102-107页
     ·信息文化帝国主义的概念与特点第103-106页
     ·自由软件对抵制信息文化帝国主义的努力第106-107页
 第三节 自由软件给民族软件带来的希望第107-109页
第五章 困境与出路:摆脱伦理困境,发展我国自由软件产业第109-121页
 第一节 动机与后果:自由软件精神的伦理困惑第109-111页
 第二节 必要的张力: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动机和效果统一论第111-115页
     ·道义论和后果论的综合第111-113页
     ·坚持唯物辩证法的动机和效果统一论第113-114页
     ·以实践为导向,辩证看待自由软件运动第114-115页
 第三节 自由软件是中国软件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第115-117页
 第四节 中国发展自由软件的基本战略建议第117-121页
参考文献第121-126页
致谢第126-127页
个人简历第127页
在学期间发表的与本博士论文有关的学术论文第127页

论文共12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货币量值的经济周期波动模型
下一篇:巴斯卡批判实在论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