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工业技术论文--自动化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计算技术、计算机技术论文--电子数字计算机(不连续作用电子计算机)论文--存贮器论文

分布式数据编码存储设计与一致性评价

摘要第4-5页
abstract第5-6页
第一章 绪论第9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9-10页
    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第10-12页
        1.2.1 基于MDS的纠删码研究第10-11页
        1.2.2 基于纠删编码的分布式系统研究第11-12页
    1.3 目前国内外研究所存在的问题第12页
    1.4 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内容安排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4.1 本文的研究内容第12-13页
        1.4.2 本文的组织结构第13-14页
第二章 分布式存储网络的编码容错机制第14-25页
    2.1 引言第14页
    2.2 基于MDS的编码容错机制第14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编码原理相关概述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纠删码实现原理第16-17页
    2.3 新型的网络修复编码第17-22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再生码(RC)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基于编码包传递的MBR码(MBR-T)第18-19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局部修复码(LRC)第19-21页
        2.3.4 简单再生码(SRC)第21-22页
    2.4 数据编码存储的一致性研究第22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基于复制的数据一致性算法第22-23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基于编码存储的数据一致性算法第23-24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LBAC算法及相关算法对比第24页
    2.5 本章小结第24-25页
第三章 基于极图理论的局部修复编码的性质及构造第25-31页
    3.1 引言第25页
    3.2 基于编码存储的定义与概述第25-26页
    3.3 基于图论的编码描述与性质分析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无向图相关概述第26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Zarankiewicz极值问题第26-27页
    3.4 局部修复码的二分图模型第27-28页
    3.5 极值二分图的构造第28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1 极值图族构造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5.2 极值图族的构造算法第29-30页
        3.5.3 算法构造实例与代价分析第30页
    3.6 本章小结第30-31页
第四章 基于异步网络中内存编码存储的有效原子性算法第31-47页
    4.1 引言第31页
    4.2 原子算法模型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系统环境第32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[n,k]-MDS编码原理第32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一致性要求第33页
    4.3 LBAC算法设计与实现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3.1 客户端请求第33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3.2 服务器响应第35-39页
    4.4 算法分析第39-42页
        4.4.1 一致性分析第39-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2 代价分析第41页
        4.4.3 延迟分析第41-42页
    4.5 性能评估第42-46页
        4.5.1 实验环境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4.5.2 实验数据分析第42-46页
    4.6 本章小结第46-47页
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第47-49页
    5.1 工作总结第47页
    5.2 未来工作展望第47-49页
参考文献第49-54页
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第54-55页
致谢第55页

论文共55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面向数据中心的高性能重复数据删除机制研究
下一篇:面向视频压缩域的实时目标识别技术研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