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市公司章程置入反收购条款的研究
摘要 | 第2-4页 |
abstract | 第4-5页 |
导言 | 第10-15页 |
一、问题的提出 | 第10-11页 |
二、研究价值及意义 | 第11页 |
三、文献综述 | 第11-13页 |
四、主要研究办法 | 第13页 |
五、论文结构 | 第13-14页 |
六、论文主要创新及不足 | 第14-15页 |
第一章 上市公司反收购条款理论与现状 | 第15-23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反收购条款与公司治理 | 第15-19页 |
一、反收购条款与敌意收购 | 第15-17页 |
二、反收购条款对公司治理的影响 | 第17-19页 |
第二节 反收购条款的运用现状梳理 | 第19-23页 |
一、我国上市公司运用现状 | 第19-20页 |
二、反收购条款分析总结 | 第20-22页 |
三、反收购条款的合法性思考 | 第22-23页 |
第二章 反收购条款与章程自治 | 第23-27页 |
第一节 公司章程理论的引入 | 第23-25页 |
一、合同说 | 第23-24页 |
二、自治说 | 第24页 |
三、不同学说对章程创制条款的效力 | 第24-25页 |
第二节 章程自治的公司法限制 | 第25-27页 |
一、强制性规范 | 第25-26页 |
二、任意性规范 | 第26-27页 |
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反收购条款合法性分析 | 第27-48页 |
第一节 扩大董事会职权 | 第27-32页 |
一、董事会主动采取反收购措施 | 第27-28页 |
二、监管部门考量因素 | 第28页 |
三、反收购决定权归属 | 第28-30页 |
四、扩大董事会职权的自治界限 | 第30-32页 |
第二节 绝对多数条款 | 第32-36页 |
一、增加特别决议事项及提高表决比例 | 第32-33页 |
二、监管部门考量因素 | 第33页 |
三、绝对多数条款正当性分析 | 第33-35页 |
四、防止大股东权利的滥用 | 第35-36页 |
第三节 高管人员任免条款 | 第36-42页 |
一、限制高管提名及任免 | 第36-38页 |
二、监管部门考量因素 | 第38页 |
三、高管人员任免条款的正当性分析 | 第38-41页 |
四、分级董事会制度 | 第41-42页 |
第四节 金色降落伞计划 | 第42-48页 |
一、金色降落伞计划 | 第42-43页 |
二、监管部门的考量因素 | 第43页 |
三、金色降落伞的域外适用 | 第43-44页 |
四、金色降落伞的正当性分析 | 第44-46页 |
五、金色降落伞设置的边界 | 第46-48页 |
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章程反收购条款的判断标准 | 第48-56页 |
第一节 上市公司章程置入反收购条款存在问题 | 第48-49页 |
一、公司治理效果有限 | 第48页 |
二、董事忠实勤勉义务审查标准不明确 | 第48-49页 |
第二节 美英对目标公司反收购审查的法律标准 | 第49-51页 |
一、公平标准 | 第49页 |
二、商业判断规则 | 第49-51页 |
三、正当的目的性标准 | 第51页 |
第三节 构建反收购条款合法性的判断准则 | 第51-56页 |
一、控股股东诚信义务、董事信义义务原则 | 第52页 |
二、股东平等、股东权益保护原则 | 第52-54页 |
三、社会公共利益原则 | 第54页 |
四、与公司法强制性规则相符合原则 | 第54-56页 |
结语 | 第56-58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8-62页 |
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| 第62-63页 |
后记 | 第63-64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