摘要 | 第4-5页 |
abstract | 第5页 |
第1章 绪论 | 第9-16页 |
1.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| 第9-11页 |
1.1.1 选题背景 | 第9-10页 |
1.1.2 研究意义 | 第10-11页 |
1.2 国内外研究现状 | 第11-14页 |
1.2.1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1-12页 |
1.2.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| 第12-14页 |
1.3 研究思路与方法 | 第14-16页 |
1.3.1 研究思路 | 第14-15页 |
1.3.2 研究方法 | 第15-16页 |
第2章 理论分析 | 第16-22页 |
2.1 国有商业银行与公共服务相关概念界定 | 第16-20页 |
2.1.1 公共服务 | 第16-18页 |
2.1.2 公共服务职能 | 第18-19页 |
2.1.3 国有商业银行 | 第19-20页 |
2.2 国有商业银行公共服务职能 | 第20-22页 |
2.2.1 金融服务职能 | 第20页 |
2.2.2 信用中介职能 | 第20-21页 |
2.2.3 支付中介职能 | 第21页 |
2.2.4 信用创造职能 | 第21-22页 |
第3章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公共服务的现状分析 | 第22-42页 |
3.1 现状 | 第22-25页 |
3.1.1 国有商业银行简介 | 第22-24页 |
3.1.2 国有商业银行资本构成 | 第24-25页 |
3.1.3 温州现状 | 第25页 |
3.2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公共服务的现状调查 | 第25-42页 |
3.2.1 调查目的、内容、对象 | 第25-26页 |
3.2.2 调查步骤、方法 | 第26-27页 |
3.2.3 调查分析 | 第27-42页 |
第4章 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公共服务现存问题的成因 | 第42-47页 |
4.1 政府因素 | 第42-43页 |
4.1.1 立法不完善 | 第42页 |
4.1.2 缺乏监管体系 | 第42-43页 |
4.1.3 政策缺乏指导性 | 第43页 |
4.1.4 违法成本低 | 第43页 |
4.2 企业自身因素 | 第43-45页 |
4.2.1 社会意识淡薄 | 第43-44页 |
4.2.2 组织架构缺乏 | 第44页 |
4.2.3 社会责任内动力不足 | 第44-45页 |
4.2.4 利益最大化驱动 | 第45页 |
4.3 社会监督方面 | 第45-47页 |
4.3.1 审计体系不健全 | 第45-46页 |
4.3.2 缺乏有效的监督、监管机制 | 第46-47页 |
第5章 推进温州市国有商业银行参与公共服务的对策及建议 | 第47-56页 |
5.1 政府方面 | 第47-49页 |
5.1.1 完善法律法规 | 第47页 |
5.1.2 建立监管体制 | 第47-48页 |
5.1.3 重视政策引导 | 第48页 |
5.1.4 各政府间合作 | 第48-49页 |
5.1.5 破解违法成本低旳历史问题 | 第49页 |
5.2 银行方面 | 第49-53页 |
5.2.1 完善企业架构 | 第49-50页 |
5.2.2 增强社会意识 | 第50-51页 |
5.2.3 完善治理结构 | 第51-52页 |
5.2.4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| 第52-53页 |
5.2.5 与国际接轨 | 第53页 |
5.3 社会方面 | 第53-56页 |
5.3.1 加强行业协会监管 | 第53页 |
5.3.2 加强新闻媒体监督 | 第53-54页 |
5.3.3 加强非政府组织监督 | 第54页 |
5.3.4 加强消费者监督 | 第54页 |
5.3.5 加强人民银行监督 | 第54-55页 |
5.3.6 税务部门税收优惠 | 第55页 |
5.3.7 加强银监会监督 | 第55-56页 |
第6章 结束语 | 第56-57页 |
参考文献 | 第57-59页 |
附录 | 第59-62页 |
致谢 | 第62-63页 |
作者简历 | 第63页 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