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--经济论文--财政、金融论文--金融、银行论文--中国金融、银行论文--金融组织、银行论文--商业银行(专业银行)论文

Z银行沈阳分行零售柜面操作精细化管理研究

摘要第5-6页
Abstract第6-7页
第1章 绪论第11-14页
    1.1 研究背景第11-12页
    1.2 研究目的与意义第12页
    1.3 研究思路与内容第12-14页
        1.3.1 研究思路第12页
        1.3.2 研究内容第12-14页
第2章 精细化管理理论概述第14-20页
    2.1 精细化管理的含义与特征第14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1 精细化管理的含义第14页
        2.1.2 精细化管理的主要内容第14-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3 精细化管理的特征第15页
        2.1.4 精细化管理的原则第15-16页
        2.1.5 精细化管理程度及其衡量标准第16页
    2.2 银行柜面操作精细化管理特点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1 数字化作基础第16-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2 专业化作保证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3 以创新为引领第17页
        2.2.4 以人性化为核心第17页
    2.3 银行柜面操作精细化管理的目标第17-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1 降低经营成本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2 合理控制风险第18页
        2.3.3 提高客户满意率第18页
    2.4 银行柜面操作精细化管理的方法第18-20页
        2.4.1 规范和细化业务操作流程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2 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3 建立相应的监督复核机制第19页
        2.4.4 建立相应考核奖惩办法第19-20页
第3章 Z银行零售柜面操作管理的现状分析第20-31页
    3.1 Z银行零售柜面操作管理概况第21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1 Z银行零售柜面操作流程第21-23页
        3.1.2 工作岗位职责界定第23-25页
        3.1.3 岗位操作效能核准第25-26页
        3.1.4 柜面操作控制节点第26页
    3.2 Z银行零售柜面操作管理方法第26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1 设定服务标准第26-27页
        3.2.2 使用数据化的考核方法第27-28页
        3.2.3 建立规章制度第28页
    3.3 Z银行零售柜面操作管理控制目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1 效益目标第28-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2 敏捷目标第29页
        3.3.4 品质目标第29页
    3.4 Z银行零售柜面操作管理效能第29-31页
第4章 Z银行沈阳分行零售柜面操作精细化管理存在的问题分析第31-39页
    4.1 Z银行精细化管理问题及其表现第31-33页
        4.1.1 支行人员安排不合理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2 员工操作技能不熟练第31页
        4.1.3 员工执行力普遍下降第31-32页
        4.1.4 数据参数存在误差第32-33页
    4.2 Z银行精细化管理问题原因分析第33-39页
        4.2.1 人力资源规划合理原因分析第33-34页
        4.2.2 员工操作技能不熟练原因分析第34-35页
        4.2.3 员工执行力普遍下降原因分析第35-37页
        4.2.4 数据参数存在误差原因分析第37-39页
第5章 Z银行沈阳分行零售柜面操作精细化管理问题的政策建议第39-53页
    5.1 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第39-43页
        5.1.1 调整柜面人员变动审批流程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2 加强同岗位人员岗位变动灵活性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3 设置专项管理小组第40页
        5.1.4 坚持支行个性化解决方案第40-41页
        5.1.5 坚持人员结构的合理分配第41-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6 实现业务与人员的分级调配第42页
        5.1.7 调整管理以及跟进的流程第42-43页
    5.2 完善标准化操作流程管理第43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1 提升业务理论水平第43-44页
        5.2.2 提高标准化操作水平第44-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3 加强操作培训课程第45页
        5.2.4 加强操作定型效果第45-46页
        5.2.5 加强系统辅助作用第46页
    5.3 改善待遇标准,提升员工执行能力第46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1 采用“封闭环”式培训方式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2 采用“积分兑换”式奖励机制第47页
        5.3.3 采用“阶梯定价”计件标准第47-49页
        5.3.4 加强新业务标准化流程管理第49页
    5.4 完善数据化考核结果第49-53页
        5.4.1 重新设置业务操作耗时参数第50页
        5.4.2 调整业务操作耗时参数第50-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3 设计非业务操作耗时参数第51页
        5.4.4 建立工作饱和度指标值第51-53页
第6章 结论与展望第53-56页
    6.1 研究结论第53-54页
    6.2 研究中的不足第54页
    6.3 研究展望第54-56页
参考文献第56-57页

论文共57页,点击 下载论文
上一篇:大理烟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植烟土壤及烤烟产质量的影响
下一篇:孕晚期凝血纤溶指标对低危产妇产后出血的预测价值